2008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8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试卷.doc

2008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试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8年河南省中招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1121314151617181920123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456789101.2006年起,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孔子的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①因材施教②温故而知新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重大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史实A.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B.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奋勇抵抗C.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D.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4.某电视剧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1909年,①一个上海青年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②他听到大街上游行的学生在高呼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在报纸上看到京张铁路通车的消息。④在京师大学堂门前拍照留念。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常识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5.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这一局面彻底扭转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胜利B.抗日战争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下列图片中能够见证这一历程的有:4.某电视剧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1909年,①一个上海青年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②他听到大街上游行的学生在高呼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在报纸上看到京张铁路通车的消息。④在京师大学堂门前拍照留念。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常识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5.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这一局面彻底扭转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胜利B.抗日战争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下列图片中能够见证这一历程的有【】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通向“世界屋脊”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建成是在【】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8.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仅派出刘长春一名运动员,从刘长春一个人孤零零参加奥运会比赛,到中国举到2008年奥运会,发生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生活改善C.交通运输发展C.对外交往增多D.综合国力增强9.这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中学、铁人小学、铁人广场、铁人大道??铁人的印记,已深深地烙在这一片热土之上。“这一片热土”指的是()A兰考B.大庆C.武汉D.鞍山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11.历史学习中眼界一定要开阔,要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史。以下搭配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鸦片战争B.明治维新——甲午战争C.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C.冷战结束——中美建交12.小红同学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18.(7)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这次大会上胡锦涛作了题为《______,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某校九年级同学准备举办一个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图片展,并收集了下列四幅图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三幅图片撰写解说词。(温馨提示:请从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产生的影响三方面介绍。)19,分)材料一:2008年5月,胡锦涛主体访日,展开“暖春之旅”(8,全面规划和推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胡锦涛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材料二:中日关系年代尺(1)“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面获得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信息?(2分)(2)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在答题卷上。分)(2(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分)(2(4)“面向未来”——请你从时代主题的角度来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分)(2材料一:表一: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表二:欧洲列强扩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