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阶段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初中阶段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1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目标与内容:1.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2.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3.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4.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5.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6.把学生信息道德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渗透教师的言行。对象:1-6年学生活动形式:结合设计好的演示文稿,与学生开展一次“网络信息道德培养”的交流课,同时用教师日常教学、言行引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的日常养成。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具体活动:一、交流1.课前任务,收集网络暴力的新闻、影视作品、宣传图画等资料。2.小组交流讨论交流讨论收集到的.资料,小组讨论网络行为与礼仪,得出结论时代不断进步,信息不断发展,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做的事,在网络中会被无限扩大,因为躲在电脑、手机背后的人,自以为事,毫无底线,说话不负责任,这种人是不道德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礼仪,包括网络行为礼仪,在大数据的时代,每一个人的网络言行也都是有法可依、有律可查的。3.模拟法庭通过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模拟法庭活动,有律师、法官、被告、原告等角色,对网络暴力案件,进行辩论。4.影视作品欣赏《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观看片段视频,师生探讨网络舆论暴力的后果,引导学生反思,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礼仪的重要性。5.总结结合总结、分析课前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和迁移。二、日常教学培养学生信息道德首先要做好示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正确使用网络开展学习与工作,引导学生注重个人隐私的注意事项、合理有效地使用互联网、知晓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等。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书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常规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初中阶段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2一、活动主题:关注网络安全·遵守网络道德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情感目标:正确对待网络,不沉溺其中,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3、行为目标:学会文明上网,革除网瘾。三、活动内容:1、警钟长鸣:借助网络支持和电子白板演示,展示网瘾危害触目惊心的案例。2、网瘾的危害:提出诸多负面事件,通过讨论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网隐的危害。3、什么叫网瘾:分析网瘾的特征和判断方法,防范网络成瘾的方法。4、未成年人上网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四、参与对象:七年级各班五、活动准备:1、搜集网瘾危害的案例和计算机、网络负面影响的报道,并进行资料分类整理、制作PPT。2、准备好计算机教室。六、活动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七、活动形式:探究式八、活动过程(一)警钟长鸣1、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搜索网瘾危害案例。2、学生介绍案例。3、教师通过广播教学功能展示网瘾危害案例。4、现场搜索网络危害的负面报道。由同学提出有待查询的知识点,现场搜索。(二)网隐的危害1、教师提出网瘾的危害,由此引发对网络负面影响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是我不想走,实在是欲罢不能——对沉迷网络游戏的讨论。(2)还我明亮的眼睛,还我健康的体魄——对损害身体健康的讨论。(3)虚拟世界中,我是谁,你又是谁?——对网上散布谣言,网络购物骗买骗卖现象的讨论,实质是对网络道德、责任的讨论。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谈谈对网瘾危害的'认识。3、教师通过PPT归纳总结。(三)什么是网瘾1、学生分组讨论:网瘾的特点?怎么判断上网成瘾?如何防范于未然?2、网络搜索。3、小组汇报。4、教师通过PPT归纳总结。(四)未成年人上网指导1、学生回答:如何正确对待网络?2、教师讲解(1)遵守网络规则,保护自身安全。未成年人在上网时,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同时保护好自身安全。做到:①保守自己的身份秘密;②不随意回复信息;③收到垃圾邮件应立即删除;④谨慎与网上“遇见”的人见面;⑤如果在网上遇到故意伤害,应该寻求家长、老师或者自己信任的其他人帮助;⑥不做可能会对其他人的安全造成影响的活动。(2)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提高上网效率。做到:①不漫无目的地上网。②上网前定好上网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上网中围绕目标和任务,不被中途出现的其它内容吸引;可暂时保存任务之外感兴趣的内容,待任务完成后再查看。③事先筛选上网目标,排出优先顺序。④根据完成的任务,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长度。⑤不要为了打发时间而上网。(3)积极应对生活挫折,不在网络中逃避。未成年人要认识到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挫折要积极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