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上) (2).docx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上) (2).docx

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上)(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横山区第二中学教学设计总第(7)课时课题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备课时间9、13备课人主备者牛俊授课人参与者史尚玉课程内容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独立思考、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违法犯罪。知识知道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案例法、情景法学法指导自主、讨论法教学过程设计改进建议一、谈话导入:(教师讲述)二、自主学习,教师指导:第一环节:特别报道:(课前准备: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青少年犯罪方面的资料)学生报道,教师总结。第二环节:热点追踪1、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下的材料,找一找社会青年刘某搭乘公交车时有哪些行为你认为是不妥的?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从此案例我们可得出:“违法行为”就是指不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2、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第二个◇下的材料,思考并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学生列举:(教师可作适当的板书)教师小结:同学们刚刚举到的这些都是属于违法行为,下面我们来对这些违法行为作为一个简单的分类。完成表格。(略)教师小结: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种类,我们可以把它分成:违反宪法的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任何一种行为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师过渡: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口号“打击违法犯罪端正社会风气”刚刚我们学习了违法,那么什么是犯罪呢?3、什么是犯罪?犯罪和违法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区别:联系:4、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的案例,联系张某的犯罪事实,谈谈你对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的理解。学生根据案例谈理解。教师小结:张某之所以被认定为犯罪,是因为他的行为符合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这三大特征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的,只有三个特征都具备了才能确定为犯罪。三、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对上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组内交流,并在组内推荐一代表准备发言。2、学生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订正,补充。四、自主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下的材料,在这则材料中记载了学生徐某从进网吧到抢劫伤人的过程,思考、讨论:1、徐某的一般违法行为有哪些?犯罪行为是什么?徐某小偷小摸、把学校的图书偷出去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对两名中学生实施抢劫,砍伤一名中学生是犯罪行为。2、徐某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过程,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坚决杜绝不良嗜好的滋生,不能因恶小而为之,时刻警醒自己,一般违法也可能演化成犯罪;要严格自律,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三课时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避免违法犯罪违法的含义及分类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