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职称论文.docx
上传人:一只****呀淑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生职称论文.docx

医生职称论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生职称论文【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中采取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68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4例。参照组患者予以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脊柱后突Cobb’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成形术;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胸腰椎骨折儆诩怪创伤,因老年人骨质较疏松,十分容易诱发胸腰椎骨折[1],采取保守治疗因卧床时间长,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对本院收治的34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6∶18,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1.23±3.92)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6,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2.53±3.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行磁共振成像(MRI)、CT、X线检查,术前后突角度13~35°,椎体压缩20%~65%,参照组患者予以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实验组患者予以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与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予以患者全身麻醉,取俯卧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处理,中心选为患椎棘突,作一10cm的正中切口,将患者伤椎、棘突、上下椎板、关节突等位置进行充分显露,对椎弓根钉进钉点进行确定,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将4枚椎弓根螺钉置入,将伤椎体正常高度恢复,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椎板减压进行合理选择,复位椎管内骨块砸陷,于透视下在严重伤椎压缩一侧在患者经椎弓根处进行钻孔,将椎弓根穿刺套管针置入其中,随后将穿刺针内芯拔除;如果针口发生较多渗血,需对穿刺针方向进行调整,不再出现活动性出血后将骨水泥注射,在C型臂X线机下进行灌注,但不可存在过大注射压力,如果骨水泥进入椎体后壁时需停止注射,完成后将负压引流管合理放置,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术后2~3d将引流管拔除,12~14d进行拆线,术后患者需要进行2~3周绝对卧床休息,术后3~5d予以适当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3周患者可适当进行下床活动。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脊柱后突Cobb’s角。疗效判定标准:经对症治疗后,脊柱后突Cobb’s角得到显著改善,X线片检查损坏椎的`前后缘高度恢复为显效;经对症治疗后,脊柱后突Cobb’s角基本改善,X线片检查损坏椎的前后缘高度基本恢复为有效;经对症治疗后,脊柱后突Cobb’s角,X线片检查损坏椎的前后缘高度变化不显著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损伤脊柱前缘高度压缩率=(正常脊柱椎体高度-损伤脊椎椎体高度)/正常脊椎椎体高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脊柱后突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脊柱后突Cobb’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胸腰段脊柱骨折对老年人日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且因老年患者骨痂生长需要较长时间,容易发生骨量丢失,将骨质疏松症状加重。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能够将术后卧床时间减少[3-5],促使患者尽早实施功能锻炼,降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避免肌肉萎缩,提升生存质量。椎体成形术属于微创手术,存在较小的创伤,能够提供给患者脊柱可靠的前柱支撑,提高脊柱强度[6-9]。两种措施联合应用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应用[4,10]。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脊柱后突Cobb’s角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脊柱后突Cobb’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综上所述,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中采取椎体成形术与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