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南京中考试卷 PM25校车安全成考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名师点评南京中考试卷 PM25校车安全成考题.doc

名师点评南京中考试卷PM25校车安全成考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考到了PM2.5、学生体育测试成绩、汽车销售问题等大量实用性考题;思想品德考了天宫一号、校车安全等热点;历史:95%以上试题可在教材中找到出处。17日,南京市2012年中考数学、历史和思想品德考试结束,南京市招办第一时间特邀一线名师对试卷予以点评。数学:考到大量“应用”,关注数学活动经验点评:张爱平(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金陵汇文学校教师)试卷结构相对稳定,难易有度,有利于每一位考生展示自己真实的数学学习水平。1、试卷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第2题的PM2.5、第13题的公司员工年薪状况、第20题的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第21题的羽毛球比赛以及第25题的汽车销售问题等都是考生身边熟悉的背景,整卷中大多数试题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原型。试题由易到难,形成梯度,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之比约为7∶2∶1,试卷中的最后几题都设置了2个及2个以上的小问,力求做到试题入口较宽,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建适当的台阶,同时保证了试卷的区分度。2、试卷多种角度考查了考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基本模型的掌握以及应具备的数学能力。如第6题的折纸问题,考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度量等手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考查了考生解决图形变换问题的能力;第14题的用刻度尺“量”角的问题,在较新颖的背景中考查了考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知识中基本模型的应用以及抽象的能力;第20题有关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的统计知识的考查,分层次设计了三个问题,形成了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全过程的考查,体现了对数据分析观念的关注;第25题汽车销售问题的创新点是在此类问题中,突破性的引入“销售量与进价联动”与“盈利=销售利润+返利”的真实的销售案例为背景,改变原来此类销售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所考查的一元二次方程模型不变,使得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着眼于模型思想,考查了考生的应用能力。3、试卷关注考生的学习过程及过程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运用。如第23题看图说故事,给出了一个考生平时学习中非常熟悉的函数图像,要求考生根据图像直接写出一个满足特定关系的函数实例,考查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函数本质的理解;第26题再现了一个平时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场景——老师批改了一个学生“小明”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利用一些标记指出了“小明”出现的问题,要求考生对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辨别,并利用已有知识完善该过程,最后对题目中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这样的考查方式考查了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找错、纠错和知识拓展的能力,考查了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的意识,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考生创新意识的关注。思想品德:考了天宫一号、校车安全等热点点评:王存贵(南京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心组组长、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教师)试卷注重基础,强调能力,总体感觉平和平稳,难度适中。1、今年的试卷突出了对学生的德育引领功能,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和体验,注重道德践行。例如,选择题中关于“问题童装”的讨论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成就的分析,引导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主观题中,通过对《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相关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立足学生发展,注重能力考查。今年的试卷既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掌握的情况,又突出了学生在掌握思想品德学科能力的基础上的合理拓展,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选择题增加了组合式选择,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地分析生活现象,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主观题不仅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学习新政策、新知识并利用新学的政策知识解读实际的生活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只要学生具备必要的学科能力,就能获得理想的分数。3.立足教学实际,注重科学务实。今年的试卷依据教材和课标,严格遵循《中考指导》书的要求,符合南京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际,科学务实。试题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探讨的话题具有时代性,立足现实问题,关注社会发展。例如,试卷考查了天宫一号、PM2.5、校车安全、共青团成立90周年、伦敦奥运会与南京青奥会等重大时政,同时考查了初中生的从众行为、拒绝不良诱惑、正确与父母交往、积极应对挫折等问题,特别是结合我国文化建设这一社会热点,以民族精神、南京市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及中央《决定》等为背景,组织了相应的试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历史:95%以上试题可在教材中找到出处点评:郭蜀宁(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市第三中学文昌校区教师)试卷平实平和,关注社会热点,难易适中。整卷保持了传统题型与基本风格,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