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患者护理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10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患者护理学习PPT教案.pptx

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患者护理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护理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病变,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危及生命。硬膜外血肿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急性型(3天内)多见,也可是亚急性(4-12天)或慢性(大于22天),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多伴骨折。硬膜外血肿按血肿发生部位分为幕上血肿和幕下血肿,幕上血肿出血源多为脑膜中动脉,其次为脑膜中静脉、静脉窦及板障血管破裂出血;颅后凹硬膜外血肿出血源多为静脉及板障血管破裂出血,有时为脑膜后动脉损伤所致。硬膜外血肿达到一定程度,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通过手术清除血肿,可以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减轻脑水肿,提高治愈率和病后生存质量。急性硬膜外血肿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慢性硬膜外血肿多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术,提高此病的救治水平与护士对患者的护理密切相关。一: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颅内压增高:随着颅内压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和四曲线的典型变化,即Cushing‘s反应,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呼吸缓慢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3.神经系统体征: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受损体征,仅在血肿形成压迫脑功能区时,才有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果病人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和体征时,应归咎于原发性脑损伤。当血肿不断增大引起颞叶钩回疝时,病人则不仅有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紊乱,同时将相继出现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等典型征象。偶尔,因为血肿发展急速,造成早期脑干扭曲、移位并嵌压在对侧小脑幕切迹缘上,则要引起不典型体征:即对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同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或对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应立即借助辅助检查定位。二:护理2病情的观察若病人由清醒逐渐转为嗜睡,由兴奋转为抑制或由安静转为躁动,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时,均提示意识障碍加深,这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变化十分重要。“中间清醒期”是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尤其是小儿、老年人因解剖生理特点,症状表现不典型,更应细致加以观察,不能把夜间昏迷加深误认为是“睡得很好”,耽误了继发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应及时通知医生,尽早复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2)瞳孔:(3)生命体征和颅内压:目前,国际上多采用20mmHg作为需要降低颅内压治疗的临界值。对重症患者应当实施颅内压监测,当出现颅内高压时,应报告医生及时采取降压措施。2手术中护理②体位及固定:颅脑外伤手术病人常由于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出现烦躁、躁动、抽搐等不自主动作,给医护操作造成困难,甚至还可能出现坠床的危险,因此护士要妥善作好体位的安置和固定。③颅脑外伤病人饱胃情况很多,麻醉前要下胃管,预防呕吐和误吸。(2)麻醉配合:协助麻醉医师全麻插管前的准备、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毕麻醉复苏。严密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和拔管后的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手术中巡回护士应注意末梢循环情况以及肢体的体表温度和尿量变化,并注意其牙床、口唇的颜色,发现异常告知麻醉医生及时处理。3手术后护理(2)由于病情、手术创伤、脑水肿等因素,颅脑手术一般苏醒期延迟,反射的恢复较慢。麻醉前清醒的患者手术中平稳,无呼吸循环意外发生,手术结束后,保护性反射恢复,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待Stewart评分达4分者,可以送回普通病房。手术前已经昏迷的病人,术毕仍有深度昏迷,应行气管造口,维持呼吸道通畅,比带气管导管回病房更加安全,最好送ICU。(2)病房护理尊脑外科病房医嘱护理:包括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等。重型颅脑损伤在病情稳定后应及早应用与坚持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促进病人早醒,提高生存质量。二:护理(3)生命体征和颅内压:(2)由于病情、手术创伤、脑水肿等因素,颅脑手术一般苏醒期延迟,反射的恢复较慢。麻醉前清醒的患者手术中平稳,无呼吸循环意外发生,手术结束后,保护性反射恢复,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待Stewart评分达4分者,可以送回普通病房。手术前已经昏迷的病人,术毕仍有深度昏迷,应行气管造口,维持呼吸道通畅,比带气管导管回病房更加安全,最好送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