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理学名词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2异化作用可兴奋组织、细胞对有效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与特性。3阈值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4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5反射指中在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规律性反应的过程。6自身调节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第二章细胞生理1易化扩散指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2受体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其的功能是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作用于它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并转发化学信息改变细胞生化反应增强或减弱细胞生理效应。3去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去极化。4超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的现象称为极超化。5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6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7局部电位阈下刺激也可使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局部只能作电紧张扩布故称为局部电位。8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9强直收缩骨骼肌在接受连续的有效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高若刺激落于前一次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收缩期形成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机体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形式。第三章血液1血清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2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容积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3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对抗低渗容液的抵抗力。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4红细胞凝集相同的抗原、抗体相遇时通过免疫反应使经红细胞相互凝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5溶血红细胞膜破裂后血红蛋白溢出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6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7血型血型特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它是血液中的一种特殊标志物。第四章血液循环1自律细胞指心内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细胞其生物电特点是复极4期自动去极化。2窦性心律由窦房结为起搏点所控制的心动节律。3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它与心率成反比关系。4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收缩射入动脉的血量。它等于搏出量乘以心率。5自动节律性组织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6中心静脉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7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8收缩压、舒张压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收缩时使动脉血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由于心室舒张使动脉血压下降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9减压反射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这一反射过程引起的效应是使血压下降故称减压反射。10血脑屏障指血液和脑组织之间形成的纤维膜可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液中这对维持中枢神经的内环境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五章呼吸1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进行的O2和CO2气体交换过程。2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是指以肋间外肌运动为主主要表现为胸部起伏明显的呼吸运动形式。3潮气量潮气量指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约为500ml左右。4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物质它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使肺泡之间处于平衡扩张的状态。6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至肺泡的气体量它是真正可以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气量。从数值上等于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7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8呼吸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呼吸调节的神经元群。它们分布于大脑皮层、脑桥、延髓、脊髓各中枢水平。9外周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即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处的可感受血液中化学物质浓度变化的感觉神经周围突。10肺牵张反射由于支气管、肺的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称为肺牵张反射。第六章消化1胃的排空胃的排空是指进入胃的食糜在胃的运动作用下不断从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2胃肠激素在消化道粘膜层散在着大量的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所分泌的化学活性物质称为胃肠激素。主要的胃肠激素有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促胰液素。3化学性消化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完成特异的消化酶将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学性消化。4吸收吸收是指被消化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5胃粘膜屏障胃上皮细胞膜及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也形成一道屏障防止H侵主粘膜细胞及防止Na从细胞内向胃腔弥散称为“胃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