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科学教学分析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论文(五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小学科学教学分析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论文(五篇).docx

2024年小学科学教学分析论文浅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论文(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小学科学教学分析论文浅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论文(五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科学教学分析论文浅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论文篇一龙王小学王良平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为此,我就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让学生发现问题→再做实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例如在教学月相的形成,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和视频资料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让学生大胆提出假设,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画出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的形状变化图,再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探究出上半月选择傍晚观察月相,下半月选择清晨观察月相,最后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所以在这一环节孩子们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二、科学教学是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实验实践)、动口(研讨)的四动教学。观察是儿童认识大自然的开始,儿童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动脑,即思考。儿童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经过思考做出假设。动手,即实践。这是继“假设”而来,因为推想或猜想,由于事实材料不1够充分,或由于已有知识不足以提示问题的本质,或由于两者兼而有之。所以对问题所做的解释只是假定性的,必须经过科学实验的验证,一次次地修正不圆满不正确的地方,逐步达到经得起事实的考验,成为正确的解释或科学结论。根据教材内容,除了让学生动手实验以外,还可让学生动手制作、动手解剖、动手饲养、动手种植、采集……动口,即研讨。研讨,就是把动眼观察到的现象,动脑做出的假设,动手得出的科学结论,以学生为主说出来(包括课堂讨论、小组交流、个人发言、质疑问难式的辩论)。通过语言的交流,相互启发,认识会深化,思维会发展。比如在教学昼夜交替现象时,首先让学生观察三球仪的转动,在观察的同时发现问题,产生假设。假设一: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动一周,需要1047个小时,这种情况与现实不相吻合;假设二: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动一圈,需要一年的时间,才有一个昼夜出现;假设三:地球自转,不围绕太阳转动,这样就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但所有的昼夜时间是相同的,与现实的冬天夜晚长,夏天夜晚短不相吻合;假设四:地球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就出现了现实中的昼夜交替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自主探究出昼夜交替现象的科学结论,最后让学生动口说出产生这一现象的科学依据。在这一教学中,教师灵活的采用了科学课的“四动教学法”。让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科学探究活动。三、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天天都在进步成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小学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选准适当的时机,选择准确的语言内容,运用一定的表达方法,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动机、过程和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学生学习的预期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2学生,评价学习的动机、行为、过程和结果,以激励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下面就本人对小学科学的常态化课堂教学实际,对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进行初步探讨。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