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精品多篇【导语】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分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物体,你要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2、你要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你要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以此关注身边的事物来体验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数值的估测和单位的换算。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新的学年不知不觉已经开始三周多了,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年里肯定都长高了不少吧?有没有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呀?看来很多同学都很关心自己的成长,刚才同学们用我们学过的米和厘米来表示了自己的身高,那么谁能用手比量一下一米和一厘米大约有多长呀?这几位同学表示的非常准确。这节课我们还要交两个新的朋友,通过预习,同学们一起说这两个朋友是-板书毫米和分米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测试,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很不错,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这里有一张卡,老师想知道它的厚度,谁能帮老师量一量呢?这位同学预习的很好,毫米还可以用字母表示是mm,下面请同学们摸一摸,闭上眼睛感受一下1毫米到底是多少,同学们可以感觉出来,1毫米这个单位真的是非常小。(二)自主学习认识毫米它在直尺上怎么表示呢?请大家拿出直尺,直尺上最小的一格就是1毫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尺子,1、请你指出直尺上的1毫米。同学们通过预习和刚才的学习,相信已经掌握了不少关于毫米的知识,考验同学们的时候到了,请同学们一起来量一量,画一画。(1)量一量身边的那些东西的厚度或者宽度可以用毫米表示,请记下来。(2)你能画一画1毫米、5毫米、10毫米吗?2、通过刚才的画图和观察直尺,你认为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一起来数一数,出示幻灯片。1厘米=10毫米通过幻灯片我们看出来了,厘米和毫米是相邻的两个单位,通常情况下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制是十进制,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了,在一年级的时候不是学过1米=100厘米吗?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是因为米和厘米之间还有一个单位就是-分米(dm)也就是说厘米和米是相邻的长度单位吗?厘米和分米才是。所以厘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应该也是10。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一分米究竟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一找,多长是一分米?给同桌比量一下。跟小组内同学一起,看看经过同学们的讨论,能不能解决关于分米的一些小问题。(三)合作探究认识分米2、量一量你的手有1分米长吗?把小组内同学手的长度值记录下来。3、画一画1分米。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分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四)整理反思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单位,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给这些单位排排队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节课的问题同学们都帮老师解决了,同学们都学会了吗?那么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学得好,做得快。三、巩固练习达标测试1、在()里选择适合的单位打√黑板长:3(米、分米)铅笔盒长:3(米、分米)橡皮宽:16(厘米、毫米)黑板2、括号里填的单位对吗?(对的打“√”,错的打“×”)圆珠笔长14分米。()床长2厘米。()大树高25米。()课桌宽100毫米。()课本长2分米。()3、能力拓展:下面是小马虎写的一篇日记,你能找出里面的错误吗?小马虎的日记3月4日星期日晴星期天,我背着3米宽的书包,骑上8厘米高的自行车,去离家200厘米远的超市买学习用品。到超市后,我买了一支2米长的铅笔,一块4分米长的橡皮,还有一本18厘米厚的童话书。然后高兴兴回家去,路上我口渴了,又买了一支1厘米长的雪糕,今天过得真充实啊。四、自我评价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满意吗?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五、作业(全做或选做)基础练习:课本34页2、3、4拓展练习:1、你会用多种方法写一下你的身高吗?()厘米()分米()厘米()米()分米()厘米2、身边的事物你还知道哪些是一毫米和一分米长度或厚度的吗?1毫米的有:()1分米的有:()《分米的认识》教案篇二课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作者及工作单位洛南县石坡镇桑坪小学李萍教材分析《测量——分米、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通过一系列与数学有关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实践、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交流合作,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学生应用意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