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biàngēng)和差错更正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特点:1.会计政策涉及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会计处理(chǔlǐ)方法2.企业应在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3.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4.会计政策应当保持前后各期的一致性5.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未作规定的,应依据基本准则确定选用的会计政策(二)会计政策变更1.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2.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1)法律、行政法规或会计准则等要求变更(2)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有关(yǒuguān)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即追溯(zhuīsù)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1.追溯(zhuīsù)调整法追溯调整法的步骤:(1)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2)进行相关的财务(cáiwù)处理(3)调整财务(cáiwù)报表相关项目(4)报表附注说明2.未来(wèilái)适用法3.会计(kuàijì)政策变更会计(kuàijì)处理方法的选择第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改变会计政策,但同时没有规定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的,企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2)会计政策变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采取所有合理的方法后,仍然不能获得累积影响数。(3)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qiánqī)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四)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1)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2)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jīné)。(3)累积影响数无法合理确定的理由。二、会计估计变更(一)会计估计的概念企业为了定期、及时地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将延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月度,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期确认、计量(jìliàng)和报告。会计估计的特点: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jīngjì)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会计估计应当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3.进行合理的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二)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huòzhě)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企业可能发生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况:1.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2.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1.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quèrèn)2.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在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quèrèn)3.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四)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nèiróng)和原因。(2)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事实和原因。三、前期差错更正(一)前期差错的概念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shěnglüè)或错报:①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②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企业可能发生前期差错的原因有:1.采用法律(fǎlǜ)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2.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3.会计估计错误4.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6.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7.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8.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1.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没发生(fāshēng)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事项进行更正。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2.非重要的前期差错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予以更正。如果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影响损益,可直接计入发现前期差错期的净损益中去,其他相关项目也一并调整;如果非重要的前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