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500字)第一篇: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500字)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第一节总说【考纲解读】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体分析】1、明确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主.......题)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小说阅读指导(1)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灵魂。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需要我们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手法,如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侧面烘托等;其次要能够准确地归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建立“情节——性格”的答题模式)。(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高考对情节的考查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掌握小说安排情节的技巧,如设置悬念、首尾呼应、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一方面,掌握各种安排技巧的作用。(3)分析环境描写是深入分析小说的重要条件。环境造就人,形成人物性格。因此,小说的环境描写不仅仅是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还可以用于烘托人物活动,或是为了渲染氛围,或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某种意义上讲,它还增强故事的真实性。高考对环境的考查,侧重于考查环境对情节、人物、主题的作用。(4)小说的答题模式。小说的阅读和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都需要把握整体性的阅读原则。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小说的答题应该注重此四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答情节题,既要考虑各要素自身,又要综合其他三个要素,建立“情节——环境——人物——主题”的四级循环答题模式。第二节鉴赏小说的情节结构【考点整合】1、把握故事情节,概括层次内容;分析情节的技法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抓住场面。(2)寻找线索。(3)理清小说的结构。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1)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2)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幕和尾声。、掌握小说情节结构安排的技巧及其作用(1)情节结构的安排小说情节结构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兼有序(2)情节安排及其作用(3)情节在小说要素中的作用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或埋下伏笔。4、了解考查题型及其答题模式。(1)常见设问模式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②问句、段(或某种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③分析叙故事情节安排的特点和作用。④探究型问题:“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或“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2)解题思路①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②从内容(内容作用就是指对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的作用)和结构(主要指情节上的作用)两方面作答。③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④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第三节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考点整合】1、把握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手法和作用。2、建立把环境与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放在一起思考的综合性思维模式。3、了解考查题型及其答题模式。【知识清单】一、明确概念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社会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与人之间关系。二、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手法和作用(一)景物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1、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1)抓住特征,进行声、色、味、形等方面的描写;(2)调动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进行多感官描写;(3)远近、高低、内外、俯仰等多角度描述;(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5)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景物描写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祝福》一文开头关于景物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