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5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ppt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主题: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世界现代史知识体系构建(1)背景:(1)背景:探究问题一阅读教材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概括其特点。重难点突破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根据当时国内时局的变化而制订新经济政策,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它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和政治上的工农联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性。它的重大历史意义是:①调动了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迅速恢复了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②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创造了条件。③其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评价1、特点(1)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2)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尝试。(3)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2、评价(1)经验①通过政府的力量,利用计划手段,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2)教训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体验高考2.(2008四川高考试题)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即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3.(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4.(2009高考江苏单科)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2、勃列日涅夫改革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探究: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探究: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探究: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俄和苏联的经济政策曾经出现过哪几次重大转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有何启发?探究: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俄和苏联的经济政策曾经出现过哪几次重大转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有何启发?易错点易混点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基本内容:(一)大萧条(二)罗斯福新政(三)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1、爆发原因4、危机的影响1、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调整2、进步性:⑴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⑵间接影响: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一定程度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⑶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3、局限性: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究竟“新”在何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次重大的政策调整,一次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这两次调整分别指什么?它们各有异同点?(三)、经济理论的变化重商主义A改变传统经济学的观念;⒈调整原因: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积极方面:1、国家的宏观调节,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2、企业管理方式的调整,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