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docx
上传人:婀娜****aj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docx

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分钟)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让我们猜一个歌声,听听唱的是什么?好不好?PPT1雪(学生答)。让我们来欣赏几幅雪景图PPT1出示雪景动态图,引导学生体验雪景的美丽。看到这样纯洁、轻盈,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用什么来形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才子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PPT2出示文题二、作家作品PPT3(2分钟)学生齐读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三、诵读课文:(5分钟)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很短小,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读音与停顿。PPT4(一)欣赏课文,出示课文内容,师范读。刚才,同学们听读了课文,接下来完成读音练习。PPT5(二)朗读练习。1、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自由朗读。谢太傅fù俄而é雪骤zhòu差可拟chànǐ柳絮liǔxù无奕yì王凝之níng谢道韫yùn2、指一生读字词3、指一生读课文4、齐读课文四、解读课文:(15分钟)(一)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熟悉了词语,只是扫除了文字障碍。要真正读懂课文,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细加体会。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读懂文章。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解释重点词,找出疑难处并进行交流。PPT6(出示课文,注意划横线的词)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俄而:不久,一会儿。结合《山市》,无何,未几,既而,逾时欣然:高兴的样子。结合《春》的“欣欣然”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未若:不如。因风起:乘着风飘起。下面咱们来疏通全文PPT6指一生说解词,再一句句翻译(主要让学生说)(二)翻译课文PPT7我们已经了解了全文的意思,能不能试着背诵呢?(三)初步背诵课文:PPT8-PPT12出示参考译文,请学生对照译文试背课文。大家做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课文内容讨论几个问题。五、研读课文:(10分钟)PPT13(一)小组讨论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难点)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生同桌讨论,师巡视点拨(学生代表交流发言)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老师的参考答案是:PPT141、融洽、欢快、轻松、温馨2、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3、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PPT15(二)读一读,议一议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有何看法?(难点)生说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PPT16(三)学习总结:课文讲述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絮之才。谢道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出身名门,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因“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后人把有才学的女子称为“咏絮才”。可说一说《红楼梦》“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同学们,经过学习,课文你读懂了吗?让我们再一起来背一下课文吧!PPT17(四)再次背诵课文。这篇文章中,谢道韫之所以能说出这样优美的`句子,是因为她有丰富的想象力,抓住了雪的特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奇妙的雪花变化。欣赏完以后我们做一个小练笔。景色描写。注意要求:抓住景物特征,想一想朱自清先生的《春》。六、拓展延伸:(10分钟)1、片断练笔:自拟题目,景色描写,200字左右。2、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欣赏:出示雪景图和咏雪名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