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勇于创新、全面发展——高坑中心校“创新发展年”活动总结省教工委、省教育厅决定2009年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我镇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活动精神,在全镇学校中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创新发展年”活动。在活动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不适应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着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领会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精神。把学校打造成创新型学校,把教师打造成创新型教师,把学生培育成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深入探讨学校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活动合力上级部门“创新发展年”活动启动以后,我中心校于2009年3月15日召开了全镇创新发展年动员大会,随后各校分别召开了行政会和全体教职员工大会,统一全镇的思想认识。为确保“创新发展年”的活动落到实处,真正把“创新发展年”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我中心校专门成立了“创新发展年”领导机构,设立活动办公室,指导全镇“创新发展年”活动顺利有序开展,确保活动取得成效。二、强化创新意识,注入发展潜力我们按照教育局实施方案规定的具体内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促发展”的探求活动:1、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成才观;从以“教”为中心走向“教”、“学”、“做”并重,以“学”和“做”为主的教学观;“听课是学习,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的学习观;“民主平等、相互信赖、教学相长”的师生观。这些新理念从教师的教与自身的学,学生的学与成才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地位等方面增长了教师的认识。并用来指导今后的工作。2、教学改革要回到学、思、知、行四个方面的结合,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采访、一个调查报告、一此社会公益活动、一此汇报演出、一套摄影作品等等,都是锻炼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动诸方面能力的机会,都应当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这一创新思想让教师的教学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新认识,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不断提升,不断获得新成果。3、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教材、教室、学校不应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大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要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4、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三、力行创新举措,活动效果显著1、围绕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新追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进精心谋划学校的发展。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实现这一新的发展目标,我们鼓励教师努力做到建言献策,团结师生,勤恳工作。2、积极探索建立办学自主、权责明确、资产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学校制度。通过制度和程序设计,强化学校的学术权力。健全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制度,使学校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种利益的行为主体都能平等享有权利、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承担责任。通过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强化了现代管理意识,规范了教育管理行为,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进一步完善了《高坑镇教师考核评分细则》,修订了《校长、书记考核评估条例》,并督促各校修订了《教师考勤条例》、《奖惩条例》、《教师德、能、勤、绩评估条例》、《班级学月百分评估条例》等制度,为加强对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切实增强教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整体提升全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安源区中小学教师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了《高坑镇教职员工日常管理暂行办法》和《高坑镇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细则》、《高坑镇年度教师考核评分细则》等,进一步加强了对教师和学校的管理,使学校、教师管理朝着制度创新、持续发展之路大步迈进。3、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快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把先进的电子和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教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媒体进行不同的组合,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4、认真研究如何评价教师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