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一数学有理数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数学有理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初一数学有理数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过程与方法: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观点和正确进行分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教学难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里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一、情境诱导在小学我们学习了整数、分数,上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正数、负数,谁能很快的做出下面的题目。1.有下面这些数: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1)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填完了吗?(2)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填完了吗?把整数和分数起个名字叫有理数。(点题并板书课题)二、自学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对照课本找自学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附:自学提纲:1.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数2.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分数3.__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4.在1、2、3、0、-1、-2、-3、1/2、0.1、-0.5、-5/2中,整数:、分数:__________;正整数:__________、负整数:__________、正分数:__________、负分数:__________.三、展示归纳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四、变式练习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1.整数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分数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有理数按符号不同可分为正有理数,_______和________.b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有理数包括有整数和分数.(2)0.3不是有理数.(3)0不是有理数.(4)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5)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3.所有的正整数组成正整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依次类推有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等,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属于的集合中(大括号内,将各数用逗号分开):教学设计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正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是最小的正整数B.0是最小的有理数C.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初一数学有理数教案2教学目标: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重点:通过列举现实世界中的“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来引进正数和负数,要求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为以后通过实例引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加法和乘法法则打基础。难点: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本节课是一个从小学过渡的知识点,主要是要抓紧在数范围上扩充,对引进“负数”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理解。二、新课拆析: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如:0,1,2,3,…,,2、能让学生举例出更多的有关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面。如: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温度是零上10°C和零下5°C;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3、上面所列举的表示相反意义量,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如果只用原来所学过的数很难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如:在表示温度时,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即零上10°C表示为10°C,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