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视域.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视域.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视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视域HYPERLINK"http://210.46.107.83:8080/query/browse_document.jsp"\l"#"张一兵/HYPERLINK"http://210.46.107.83:8080/query/browse_document.jsp"\l"#"刘怀玉/HYPERLINK"http://210.46.107.83:8080/query/browse_document.jsp"\l"#"胡大平/HYPERLINK"http://210.46.107.83:8080/query/browse_document.jsp"\l"#"张亮/HYPERLINK"http://210.46.107.83:8080/query/browse_document.jsp"\l"#"唐正东【专题名称】HYPERLINK"http://210.46.107.83:8080/query/browse_document.jsp"\l"#"哲学原理【专题号】B1【复印期号】2002年10期【原文出处】《HYPERLINK"http://210.46.107.83:8080/query/browse_document.jsp"\l"#"学术月刊》(沪)2002年06期第5~14页【作者简介】张一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怀玉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胡大平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唐正东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方法的前置与自觉:马克思何以呈现马克思学说本身的意境必然随着不同的方法、每个研读者的不同成见而呈现为特定的解释话语。人们以为是马克思的东西,恰恰是由一定的先见所决定的,并且这种先见发生作用的途径是在“读”和“写”的过程中被双重重新建构的。那种理想的“神目观”式的对马克思的理解只能是一种天真的神学幻想,因此胡塞尔才要求人们以加括号的方式将先有的成见搁置起来,这正是一种将隐性的方法论构架(或理论前提)明晰出来的做法。我认为,作为一种元方法的讨论,我们必须在进入马克思学说这一研究对象之前自省到这一点,因为只有在对方法保持自觉的前提下,人们才有可能在一定的理论负载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历史地、具体地理解马克思及其文本,并赋以一种新的解释或现实意义。相反,缺失这种方法前置将是误读的开始,号称言说马克思的调子越高,离马克思必定越远。笔者认为,方法的自觉首先是主体的自觉。在日常经验层面的生活中,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那个“我”是否知道自己如何在“思”?这就要求对潜在的个人认知系统有一种清醒的自觉,将其从隐性状态转换到显性状态。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一种诚实的学术道德的呼唤,即将非自己原创的、其他思想家的贡献标清出处,完整呈现出自己面对对象时的全部研究语境,而不是有意遮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学认为任何理论都是一定主体的特定解释效果。这里关键是首先要把形成这一特定解释效果的理论前件和盘托出,否则便成为拉康所说的那种丧失了方法论自觉的“伪主体”。在这一点上,阿尔都塞的论述虽过于极端,却不无道理。在他看来,哲学所思考的核心问题的发生是非主题性的,因为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个人主体或特定群体表面的独立主体性实际上是虚假的,个体与特定群体总是历史地处于一定的语言系统和话语结构之中,因此主体的言说与发问实际上是由一定的语言系统和话语结构统摄的。笔者认为阿尔都塞能将这种追问落实在无主体的客观发生之上,实在不失为一种精到的眼光。再进一步,问题的客观发生之关键是促使问题得以生成的提问方式。其实,阿尔都塞所谓的“到问题中”,也就是自觉于提问的方式,即怎样追问。这很类似于马克思在确定历史的本质时所说的“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的关系,因而这一方法的贯彻恰恰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真正运用。其次,方法的自觉是理清“我”与对象的复杂的解释学关系。对象、文本直至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不可能直接达及,然而我们过去在理论研究中总是预先假设了一种理想化的直接阅读——在这种阅读中,读者不加任何外来因素,直接看到作者所表达的全部东西,并将此确定为作者的原初意图。真实发生的情况却是,不仅对象具有非直接性,思想同样是非直接性的。这在波兰尼的意会哲学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他认为,知识分为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两种形式,传统研究中误以为是全部天地的言传知识不过是展露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在水下还隐匿着宏大的深层意识活动群——意会认知系统。由此可见,方法前置是非现成性解读(而不是消除)文本的唯一途径。阿尔都塞曾说:“直接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并不能立即就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殊性;必须先进行一系列的批判以做准备,然后再确定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所特有的概念的位置。”(注: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