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的应用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6.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等高线的应用学习教案.pptx

等高线的应用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等高线——地面(dìmiàn)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④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huǎnpō),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等高线——地面(dìmiàn)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2.等高线地形(dìxíng)图上地形(dìxíng)的表达例1:说出下图表示(biǎoshì)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biǎoshì)的地形名称。2.(2009年广东五校联考)下图中甲图为某地(26°N,116°E)平面图,沿甲图E—F与C—D所作的地形(dìxíng)剖面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高度(gāodù)的判读C: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bùtónɡ)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CD3、特殊方法:大大小小(dàdàxiǎoxiǎo)原则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1—3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zhèngquè)叙述()A.P为山坡上的洼地B.Q为山坡上的洼地C.P为山坡上的小丘D.Q为山坡上的小丘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A.200<P<300B.300<P<400C.100<Q<200D.200<Q<300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A.同为洼地B.同为小丘C.同为缓坡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4.判断(pànduàn)5大地形类型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dǒupō):等高线密集。第二课时:地形(dìxíng)剖面图的画法及应用一:沿水平(shuǐpíng)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绘制步骤判读规律/二、沿倾斜剖面(pōumiàn)线绘制地形剖面(pōumiàn)图的方法和步骤:1.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dìshì)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第三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àndú)1、判别高度(gāodù)和气温(3)另外,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的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yǒuguān),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击扇.6、判别相对高度:(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bùtónɡ)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等高线穿过山脊(shānjǐ)线时,山脊(shānjǐ)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行。8、一些特殊(tèshū)等高线图的识别1.河流ab段的流向(liúxiànɡ)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59mB.99mC.199mD.259m2.读图回答(huídá):四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地区判断与修建(xiūjiàn)水库缓坡(huǎnpō):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密集。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pōdù)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shūmì)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第四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zōnghé)应用1.选“点”:要根据要求考虑的位置,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1)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工程量较小)(2)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面较开阔的地方。(3)疗养地: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4)港口码头的位置: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hǎiwān),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2.选“线”:主要有交通线(公路(gōnglù)、铁路)引水线、输油管道等①交通线路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必要时才可以通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断崖、沼泽、沙漠等。②选择引水线路时,不仅考虑距离的远近,还应当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自流这一关键③选择输油管线,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