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9.3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df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一节第一节皇帝与皇族成员的称谓皇帝与皇族成员的称谓一、皇帝的称谓一、皇帝的称谓(一)(一)““皇帝皇帝””称谓的由来称谓的由来11、、““三皇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2、、““后后””、、““王王””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制者都称为商、周三代的最高统制者都称为““王王””。。““天子天子””之称始于西周,故周代的最高统之称始于西周,故周代的最高统制者又称为制者又称为““天子天子””。。33、公元、公元221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帝””,于是便将,于是便将““皇皇””和和““帝帝””连接在连接在一起称为一起称为““皇帝皇帝””(二)皇帝的称号(二)皇帝的称号11、谥号是指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谥号是指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的评定褒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的评定褒贬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属于褒扬的贬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属于褒扬的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等,属于贬斥的有炀、厉、灵、幽等。成等,属于贬斥的有炀、厉、灵、幽等。秦始皇唐太宗22、庙号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祀、庙号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祀以题庙室的名号。以题庙室的名号。33、尊号是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尊号是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始于唐武后、中宗之世。称号,始于唐武后、中宗之世。44、全称是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全称是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55、年号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年号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即位之年的称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建元元年(公元前元年(公元前140140年)年)””。新君即位,于。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改元””。。二、皇族成员的称谓二、皇族成员的称谓太上皇: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尊太上皇: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尊称。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皇后:皇帝的正妻。皇后:皇帝的正妻。嫔妃:皇帝诸妾的通称。嫔妃:皇帝诸妾的通称。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又称定继承人,又称““太子太子””。。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继承权的嗣孙。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自皇太极时起皇帝的女儿称为清代自皇太极时起皇帝的女儿称为““公公主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和硕公主主””,其他皇族之女均称,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格格””。。驸马: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驸马: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额驸””。。第二节第二节古代官制与官吏选拔制度古代官制与官吏选拔制度一、古代官制一、古代官制(一)古代管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一)古代管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中国古代管制的发展,从夏代到清末大中国古代管制的发展,从夏代到清末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致可分为五个时期:11、巫史制时期,包括夏、商两代、巫史制时期,包括夏、商两代22、公卿制时期,包括西周和春秋两个时、公卿制时期,包括西周和春秋两个时期期33、丞相制时期,包括战国,秦和西汉前、丞相制时期,包括战国,秦和西汉前期期44、尚书制时期,从汉武帝到明初、尚书制时期,从汉武帝到明初55、内阁制时期,包括明清两代、内阁制时期,包括明清两代(二)中央官制(二)中央官制巫史是我国夏商时期国家机构中最有权巫史是我国夏商时期国家机构中最有权威的官员。威的官员。秦汉时期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秦汉时期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官制,魏晋以来形成的以三省六部为央官制,魏晋以来形成的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制,至隋唐逐渐完备并定主体的中央官制,至隋唐逐渐完备并定型化,成为后代中央官制蓝本。型化,成为后代中央官制蓝本。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六部:即吏部、户部、礼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部、兵部、刑部、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