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
上传人:是你****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省嘉兴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

浙江省嘉兴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江省嘉兴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化学1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张菊生2006年8月20日本专题概述工业制备通过剖析从铝土矿制备铝的工艺流程,能让学生了解氧化铝的主要性质以及获得氧化铝的主要方法,了解偏铝酸钠与酸的反应;本专题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充分体现元素化合物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贯彻STS教育的观点;二、课标落实于本专题的教学目标4.通过相关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3.了解金属腐蚀的利弊。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进行钢铁防护。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同时形成珍惜、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本专题教材知识比较及衔接2.前后知识联系本专题中涉及的金属铝冶炼的原理、精炼铜的原理、硅的工业制取和精炼、钢铁的腐蚀等有关STS内容将会在相关后续模块中进一步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好这些内容的深广度,不能太过于关注细节,要从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发展、化学实验等多角度去思考相应的STS内容,将STS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体验,增进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的理解。本专题教学建议课时安排上,我认为是有点不够的,这是好同学的学习课时,这是理想化了的课时,尤其是象我们这类学校的二流生源来讲困难是巨大的。我们可以采用全校性的讲座的形式,以补充课时的不足,内容如:第二单元钢铁腐蚀部分、第三单元大部分。二、教学要求及具体知识点发展要求实施建议:一、从铝土矿中提取铝1.铝土矿制备铝的工艺流程(解释每一步操作的物质成分变化,掌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2.氧化铝的两性介绍(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对比,掌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3..铝合金、氧化铝的用途(复习合金的知识。)二、铝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铝的两性(利用实验探究并与酸、碱进行对比得出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掌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2.明矾的净水作用(了解净水原理和复盐的概念。)建议:本单元的核心知识是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结束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后,应该对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归纳,了解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形成知识网络: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发展要求实施建议:二.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铁、铜的物理性质与应用(通过回顾初中所学金属物理性质及应用学习。)2.铁、铜的化学性质(可结合初中科学知识对铁与铜的化学性质比较、归纳,掌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3.Fe2+、Fe3+的转化(通过探究Fe2+、Fe3+的转化,形成“铁三角”的知识网络,对铁元素的性质进行总结,尤其是变价金属的性质,掌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视具体情况而定。)4.Fe2+、Fe3+的检验(可以补充演示实验。)三.钢铁的腐蚀1.铁腐蚀的条件(在初中科学介绍的基础上适度拓展)2.铁生锈的原理(了解腐蚀过程,对原理不做过多解释,不要求介绍电化学腐蚀包括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3.金属的防护原理(了解防腐的方法,对涉及电化学的保护法不从原理上深入讨论。)4.Fe(OH)2与Fe(OH)3(介绍Fe(OH)2与Fe(OH)3的转化,补充有关实验,掌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发展要求实施建议:二、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1.二氧化硅的性质与用途(以介绍为主,抓住基本反应方程式。)2.工业上硅的制法(了解提纯的步骤及相关化学反应。)3.硅的性质与用途(适当补充硅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本专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A.知识呈现的方式不同:教师要严格控制必修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广度与进度,排除原教材知识体系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将原有教学处理进行“搬家”,而要根据现在知识的位置和组织方式,进行新的处理,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2.加强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5)本单元4种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与工业生产及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建议以我们周围常见的一些物质入手介绍它们,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研究物质、分析问题的能力。3.正确处理STS知识,改变教学策略4.注重实验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5.合理运用教材中各种栏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非所有内容都要亲自解释,要分析教材的微观结构,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可以选择性地利用这些教材资源,如各栏目对应的活动,课本上留待思考的问题等,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补充的内容也应围绕教学重点而展开。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