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多篇【概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篇一为使三墩中学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一、经典诵读活动宗旨1、传承中华文化2、陶冶性情品德3、提升语文素养4、推进素质教育二、经典诵读活动主题活动以“诵经典品书香塑人格”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校广大学生诵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三、经典诵读活动内容1、国学经典2、经典古诗词3、经典童谣、儿歌三、经典诵读活动安排成果总结阶段1、各备课组长汇总各组诵读主题及参加人数。2、各备课组长汇总各组视频、图片资料四、各组经典诵读负责人(1)朗诵内容符合本次活动要求,突出主题,健康向上,思想性强(2)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表达自然流畅(3)感情真挚饱满,语调处理到位,节奏把握得当(4)能正确把握文章内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表演(15分)(1)衣着得体,与朗诵内容相协调(2)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3)手势、表情等态势语言表达合理m.,能正确反映文章的内涵(4)表演与朗诵融为一体创新(15分)(1)朗诵形式富有创意,表演者使用的诠释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配以适当伴舞或配乐,或以其他富有特色的形式朗诵(3)背景协调,氛围营造、道具使用有创意六、经典诵读评选成绩(总分100分)参赛队伍得分本次比赛评比结果特等奖:(2名)一等奖:(6名)经典诵读的活动方案篇二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亲近经典,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在亲近中热爱经典,从经典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能够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净化灵魂、启迪智慧,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学校教育引领社会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在广大学生中打下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基础,并通过学生影响家庭、影响社会,使学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纯净社会风气、提振精神信心、构建和谐社会。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德为本、德智兼修。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不仅要提升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要使广大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形成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教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合作。2、坚持贴近生活、身体力行。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要针对不同年龄对象的特点及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要注意实践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广大学生在读经典的同时,自觉遵循传统道德规范,自觉在生活中运用。3、坚持汲取精神精华、反对生搬硬套。要把经典诵读与坚持汲取当代生活、科学精神和革命传统相衔接。4、坚持合力推进、典型引路。正确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关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引领社会教育的功能,鼓励和组织广大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充分挖掘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在全社会营造国学经典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注意培养和发现好的典型,积极扶持,大力倡导,以点带面,深入推进。三、经典诵读活动的对象和内容全校各年级学生统一参与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诵读一本经典。前期诵读内容为《弟子规》。四、诵读活动的基本方法假期诵读,提倡学生和家长一起诵读,有条件的可做到把读经典与看讲座和家庭讨论结合起来。在校期间诵读要做到以下四点:(1)诵读:每天10分钟集体诵读《弟子规》原文。(2)讲座:每周一个课外活动开展讲座,或组织学生观看钱文忠等专家视频讲座,或由学校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以解难答疑。(3)对照座谈:每周开展一次学用国学经典讨论会。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对照经典要求,反思自身言行。亦可组织学生把学用经典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变化写出来,在讨论会上交流。(4)展示与检查:每学期一次。以班单位,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经典诵读成果(体会)竞赛展演或经典诵读演讲;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大家谈”征文竞赛和一次国学经典知识统一考试。还可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组织演出,突出国学经典的文化韵味和教育内涵。五、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经典诵读活动取得实效1、建立机构,强化领导。学校成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校长许厚银任组长,柯学龙、廖胜凡任副组长,学校相关科室负责人、年级主任、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