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实验诊断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80 大小:3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细菌感染实验诊断学习PPT教案.pptx

细菌感染实验诊断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前,临床遇到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正常菌群与病原菌的致病性是相对的,因此,既不要轻易认为分离出的非致病菌是污染菌,也不要轻易认为所发现的细菌就是该感染的病原菌,必须结合临床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第一节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要求3.以流行病学研究为目的,要鉴定到型。4.以了解细菌与感染的关系为目的,应该做细致的鉴定。二、诊断试验的选择3.综合考虑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阳性结果数/感染病人数,越高假阴性就越少。特异性=阴性结果数/未感染病人数,越高假阳性就越少。三、常用诊断流程2.表解法:将各种细菌及其多种特性列成矩阵表格,使相互的区别点十分明显,便于分析比较。此法对于相互区别比较复杂的细菌,如肠杆菌科的初步分属。3.数字编码鉴定法组别第二节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二、标本的处理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第三节细菌形态学检查4.荧光显微镜可看到发射荧光的细菌。还应用于免疫荧光技术中。5.电子显微镜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前者适于观察细菌内部超微结构,后者适于对细菌表面结构及附件观察。二、不染色细菌标本检查三、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一)常用染料2.酸性染料电离后显色离子带负电荷,易与带正电荷的被染物结合。细菌都带有负电荷故不易着色。通常用来染细胞浆,而很少用于细菌的染色。常用的酸性染料有伊红、刚果红等。3.复合染料(中性染料)及荧光染料复合染料是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复合物,如瑞氏染料(伊红美蓝)、姬姆萨染料(伊红天青)等;荧光染料如荧光标记的抗体,荧光素常用异硫氢基荧光素。这些染色常用于某些特殊的染色技术中。(二)常用的染色方法1.革兰染色结合细菌特殊结构及排列方式,对病原菌可进行鉴定,其结果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革兰染色可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帮助临床制订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因为G+菌和G-菌对抗生素敏感性不同,且致病物质及其作用机理也不同。2.抗酸染色3.荧光染色敏感性强,效率高而且容易观察结果,在临床细菌鉴定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主要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及痢疾志贺菌等的检测。此外还有:鞭毛染色可观察有无鞭毛、鞭毛的位置及数量,在细菌鉴定中很重要。异染颗粒染色镜检异染颗粒,为临床早期诊断白喉提供依据。第四节细菌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一)细菌室的符合条件3.室内应备有消毒剂,用于试验中发生菌液洒溅时的及时消毒处理。同时还应备有供工作人员浸手用的盛有消毒剂的水盆、肥皂及自来水源等。4.室内操作台须每日用消毒剂擦洗,地面至少一周用消毒剂擦洗1次。5.对接收的标本、无菌器具、用过的物品等应明显分开井放在指定位置。同时要对用过的物品及时进行灭菌处理。6.细菌室应有当地的气温特点的消防设备。(二)无菌实验室3.在无菌室中一般仅限于分装无菌的培养基及传染性强的细菌的接种,不进行有菌标本的分离及其他操作。4.无菌室内应仅限操作人员进人,而且进入无菌室应着隔离衣和专用鞋,操作时戴口罩,随时保证室内的无菌状态。5.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可用超净工作台代替无菌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操作。超净工作台应选择垂直气流通风方式。6.无菌室应配备空调设备,保证不因室温而影响工作。(三)基本设备和器具用于储存培养基、诊断用血清、抗生素及菌种等的冰箱和冷藏柜;用于挑取标本、接种等的接种器具,包括接种环和接种针;制备培养基时用的pH计;用于接种器具灭菌的火焰灯或酒精灯;还有各种必用的平皿、试管、吸管等玻璃器皿,以及离心机、天平等。二、培养基(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二)培养基种类3.鉴别培养基利用细菌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不同产物,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如糖发酵培养基。4.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而抑制杂菌生长,有助于对所选择的细菌生长。5.特殊培养基包括厌氧培养基和细菌L型培养基等。(三)分离培养基的选择3.中国蓝平板或伊红美蓝平板有选择地促进G_菌生长,是较好的弱选择性培养基。4.麦康凯平板具中等强度选择性,是非发酵菌鉴定的依据。5.SS琼脂有较强的抑菌力,用于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分离。6.碱性琼脂用于从粪便中分离霍乱弧菌及其它弧菌。7.血液增菌培养基用于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