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英语语法通俗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象英语语法通俗版.doc

对象英语语法通俗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言英语是一门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具有系统的语法体系。但传统的英语语法过于零碎、复杂、包括诸多概念如定语、状语、补语、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可以说其大部分只是在收集语法现象,而没有分析说明这些现象的根源,这使得英语学习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而陷入被动的机械式记忆中,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英语语法。为简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以全新的视角,用计算机编程中的对象思想重新解读了英语语法,创造性地建立了“对象英语语法”这一全新的语法体系。对象是这一语法体系的核心概念。作者认为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的,对象有属性和动作,且对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功能就是描述世界上各种各样对象的属性、动作、身份及其与其它对象的关系(从这一角度来说,对象语法可以用来分析、学习任何语言),从而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根据这一核心概念,作者分析出英语中仅含五种基本简单句句型。当两个简单句有相同的对象/联系较为紧密时,两者可以复合,如果其中有可推知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省略。而且英语句子中的一些词段可以被封装起来,形成复合词,从而使句子变得更加简洁(简单句之间的复合、省略以及复合词等在一方面使英语变得简洁,但在另一方面却使英语变得复杂了)。根据以上概念的理解,我们发现对象英语语法不存在定语、状语、补语、各种从句等多种传统语法概念。我们可以把英语中五种基本简单句句型形象地比喻成五种不同颜色的积木,通过堆砌、调整这些积木我们可以构造出各种各样的物件,即复合句。因而从理论上讲,英语句子可以无限长,但都可以被拆①①也可称为面向对象英语语法。2解成五种基本简单句。全书分为九章,前七章为对象英语语法的理论基础;第八章为例子分析,在这一章中,作者根据由简入繁的原则,对一些经典英语句子进行了拆分,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对象英语语法(需配合其它章节阅读);第九章探讨了如何构造各种各样复杂的英语句子。由于时间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本书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邓福璋2010年4月①①为便于理解,建议先浏览全书,重点学习复合、省略、复合词、介词、时态、情态助动词这些概念;加☆的内容初学者可以暂不看;复合词封装的内容在方括号中表示。关于本版本本书是简写版(为简单和突出重点),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建议或想获得完整版本,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作者,QQ380088832;QQ:380088832;33988576;对象英语语法交流群:33988576;Email:380088832@qq.com;380088832@qq.com;http://blog.sina.com.cn/dengfuzhang1我的翻译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ngfuzhang1本书已取得作品登记证,你可以在网络上分享,但请尊重知识成果,请勿用于商业用途,谢谢!4目录前言.................................................................................................................................................................................1.................................................................................................................................................................................1关于本版本.........................................................................................................................................................................3关于本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