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互信铸就自信----------教育随笔千阳县红山中学赵绒丽清晨,一路伴着轻快的音乐,我步入了学校的大门,绕过“尚德楼”,刚走到女生公寓门口,就有三四个女生异口同声说:“老师好!”和往常不同的是还多了一句:“老师今天真漂亮!”定睛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几个学生。听到来自学生的赞美,突然我想:自己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啊?原来是换了一个包,一个桃红色PU大包!这才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吧。看着这个包,不由得使我想起我的一个学生-----刘晶。刘晶,高高的身材,齐耳短发,一张白白净净的圆脸,一双不是很大但却很聪颖的眼睛。这个包,就是她去年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但是,更让我难忘的是开学初和刘晶的一次谈话。那是因为她上学期末英语考得特别的差。她可是我们班上的英语尖子啊!虽说考试题有点偏难,但她的成绩也不应该是可怜的47分,看着刘晶的试卷,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一个假期都挺纳闷的。开学第二周的一天下午,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决定和她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帮她找到考试失败的原因,以便这学期能迎头赶上。“刘晶,上学期英语考了多少?”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47分”。她低着头,怯怯的回答了我的问题,显得很不好意思。“你想过没有考好的原因了么?你好好学英语了吗?”她仍然是一幅怯怯的神情,但语气却很诚恳:“老师,我好好学了,但是我缺乏自信,没有考好……一听她这么说,我不由得有点生气,心想你好好学了,难道是我没有好好教你?我强压着火气,又进一步问:“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缺乏自信呢?”她有点吞吞吐吐了,我纳闷,我继续耐心地开导她,因为我想听听她心里的真实想法。于是,她鼓足勇气,说:“是因为你收走了我的一本课外书,并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了我一顿。其实我没有看,我给你解释,你却不相信我……”,这时,她已止不住流出了眼泪,哽咽着说:“老师,对不起……”,同时也显很委屈的样子。听了刘晶的话,我的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我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的谈话会是这样的结果。难道她没有考好是我造成的吗?一刹那间,我的心里像一只五味瓶打翻了,不是滋味。我想她以前英语成绩优秀,每逢过节日还记得给我这个英语老师送个礼物,说明她喜欢我这个英语老师,喜欢上英语课啊!那么现在呢?她还喜欢我吗?八(4)班的学生还喜欢我吗?刘晶离开办公室后,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回顾和反思。记得在上学期考完期中试后的一节英语课上,我是收走了刘晶的一本课外书,当时我很生气,因为我对尖子生要求特别严格,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的数落了她一顿,那个情景还历历在目……我真没想到由于自己对学生的怀疑、自己的急躁、对学生的误解,会带来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会给学生带来如此大的伤害。原来她从那节课以后,上课也不说话了,表面上看起来很乖,我原以为是自己的严厉起了作用。天哪!是我害了她!我原打算把刘晶叫来耐心地开导她,并严厉的教训她一番,出乎意料的却是她给我上了不同寻常的一课,让我幡然醒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原来学生对这种简单粗暴的批评教育很抵触,由于不喜欢这样的老师,从而会越发的不喜欢英语这门课。是啊,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今天,面对刘晶委屈的泪水,我感觉很内疚,很自责!班上有多少个像刘晶这样被我误解的学生?哪些成绩下滑的原因中是否有我的主观臆断?我在心里反复的恨自己。“对不起,老师错了!”老师不该错怪你,不理解你,不信任你,你能原谅老师吗?老师还要对你深情的说一句:“感谢你,我的学生!”为了化解我和刘晶之间的矛盾,第二天我找来了她的同桌,详细询问了情况后得知,我的确错怪了刘晶。于是,在刘晶当天的作业本里我写下了这样的话:“刘晶: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你能理解和原谅老师吗?这学期老师希望看到从前活泼开朗,喜欢英语的你!”在第二天的作业本里,我看到了她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写道:“……老师,我愿意做你的学生,更喜欢做你的朋友。我会像以前那样喜欢你,喜欢英语课,做你的小帮手!”看到这封信,我明白我和她之间的矛盾化解了,我感觉浑身很轻松,心情格外好。因为我又一次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信赖。我似乎又看到了她用英语做值日生报告那自信的神态,听到了她流利的英语口语。从那次谈话和坦诚的书信交流后,我们相互理解了,相互信任了。在课堂上,我又看到了她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从此,我们几乎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这学期第一次月考,刘晶的成绩87分,虽然还不是令我很满意,但是她却找回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这才是令我最高兴的。信赖是教师在上课中发现学生异常情况时必备的健康心理素质,疑心却是教师践踏学生自信心的不良心理障碍;反之,对学生明显违纪的麻木不仁却是不负责任的放纵。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恰当地把握好信赖与怀疑、负责与放纵的“度”。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课堂上的个别学生“异常情况”,教师往往不能信任学生,不听学生的解释,一味地“自我评判”、“主观武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