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猫巷****婉慧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牛顿等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符合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的是()A.两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B.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前方C.伽利略利用斜槽实验,直接得出了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并合理外推得出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15.关于两个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渡河的运动中,水流速度大小,不影响小船渡河所需时间B.小船渡河的运动中,小船的对地速度一定大于水流速度C.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直线运动D.不同方向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16.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s时,甲、乙相遇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D.在t=2s至t=6s内,甲相对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承受的拉力为F,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绳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B.C.D.18.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正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w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m,B与转台、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对A的摩擦力有可能为3μmgB.C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大于A与B间的摩擦力C.转台的角速度w有可能恰好等于D.若角速度w再在题干所述原基础上缓慢增大,A与B间将最先发生相对滑动19.如图所示,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处时,绿灯还有3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20.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现有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长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长C.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小D.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2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滑块(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立即弹开,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不相等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D.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相等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作答。第33~3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2.(6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将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弹簧末端指针的位置x,实验得到了弹簧指针位置x与小盘中砝码质量m的图象如图2所示,取g=10m/s2.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测量如图1所示,指针指示的刻度值为cm(刻度尺单位为:cm).(2)从图2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下列做法,其中错误的是.A.刻度尺零刻度未与弹簧上端对齐B.实验中未考虑小盘的重力C.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值时,选择弹簧指针上下运动最快的位置读取D.在利用x-m图线计算弹奏的劲度系数时舍弃图中曲线部分数据.23.(12分)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码)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程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砂的砂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