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讲课材料.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业人员讲课材料.doc

从业人员讲课材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宣汉县东林乡卫生院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培训资料丙肝的认识与治疗及预防措施讲课人:郎骏在卫生部发布的2008年3月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中,除了发病人数居前五的传染病外,位居第六的丙型肝炎特别需要我们注意。全球与丙肝相关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每十年上升一倍,中国每年报告的丙肝病例也在逐年增高,2007年中国丙肝发病的报告人数超过10万人,比2006年上升了30.01%。虽然现在输血而感染丙肝的患者数量在一些国家大大下降,但是通过性行为和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的人越来越多。慢性丙肝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认识丙肝丙肝是丙型肝炎的简称,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过去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正式命名为丙型肝炎。丙肝的传染源主要是丙肝病人和HCV无症状携带者。感染病毒后,大约有15%的患者病情为自限性,即机体清楚病毒后自愈;但该病易慢性化,约60%~85%的患者发展为慢性肝炎,约20%可转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丙肝与乙肝类似,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途径大约分为医源性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在我国,三者中医源性传播占的比例最重大,约占50%以上,其中大部分的人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在手术或者在分娩时通过输血而感染HCV的,原因在于当时医疗器械和血液制品消毒措施还不完善。丙肝在世界个地均有发生,人群对丙肝普遍易感。但各地发病率﹑感染率差异较大。据WHO的资料,世界平均感染率为3%。我国1992年的调查显示全国HCV感染率为3.2%。症状与治疗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丙型与输血关系更密切,如果输入的血液带有丙肝病毒,一般经过1个半月~2个半月的潜伏期后,便出现肝炎的症状,包括疲乏﹑食欲减退﹑黄疸等,以及肝功能异常。病人的血液可检测到抗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抗体(抗—HCV阳性)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V阳性)。一般来说单纯的急性丙肝症状较轻,经一般护肝降酶治疗,病情好转较乙型肝炎快,但病情易反复而变成慢性。若在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重叠感染丙肝病毒时,则可使原来的肝炎病情加重,甚至发展为重正肝炎或加速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医生们应重视丙型肝炎的及早诊断﹑治疗和预防。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干扰素对丙肝的疗效比较好,经正规的3~6个月感染素治疗后,约50%的病人转氨酶恢复正常,抗—HCV滴度下降,HCV—RNA转阴,这表示HCV的复制受到限制。预防措施丙肝总的预防措施与乙肝基本相同。(但丙肝DNA疫苗正在研制中,尚未大面积应用。)而且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效果也还不明确。故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一是献血员的筛选,肝功能异常﹑抗HCV阳性者,不能献血;二是严格掌握输血的指征,输血需谨慎。同时针对传播途径的变化趋势,应该加大健康教育和打击毒品交易的力度。宣汉县东林乡卫生院20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