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第一条培养目标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体要求是: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科学作风严谨,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四、身体健康。第二条学习年限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学习内容,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同等学历者不能提前毕业。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期不能超过一年。硕士生的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第三条课程学习要求硕士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前者为必修课,后者为选修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5学分左右。硕士生应在入学后1年内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及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体要求如下:一、学位课程1.公共必修课:16学分自然辩证法54学时2.5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学时1.5学分公共外国语200学时6学分专业外国语60学时2学分卫生统计学90学时4学分2.专业必修课:10学分是反映本门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凡同一专业的硕士生一律要求必修。①专业课:3学分按二级学科设置,由各专业组织,理论学习采取自学和辅导的形式,其内容应包括专著与文献阅读,结合教学实践和临床工作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给学分。②专业基础课:7学分各专业一般应在我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修。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10-12学分是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硕士生的选修课程。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修。1.相关学科理论与实验技术课:6-8学分各专业应确定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硕士生应在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相关学科范围内选课。2.方法课:3-5学分从我校研究生课程中的方法课中选修。3.自选课:2-3学分根据研究生的个人兴趣进行选修,鼓励研究生选修院内或院外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及其它方面的研究生课程。4.学术报告会:2学分参加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会,每次或每半天0.2学分。附专业基础课和非学位课程目录:课程学时学分分子生物学理论502.5实验动物学502.5分子病理学402.0计算机应用基础703.0文献检索603.0细胞生物学技术502.5胚胎学301.5免疫学研究进展301.5免疫学实验理论与技术301.5解剖学实验理论与技术502.5临床药理学301.5临床流行病学452.0神经生物学301.5形态学实验理论与技术502.5实验核医学522.5病理生理学进展703.5生理学研究进展301.5机能学实验技术502.0医学遗传学理论与技术452.0生物化学实验与技术502.5医学英语术语学502.0医学科研概论301.5生命伦理学251.0分子生物学实验理论与技术603.0神经生物学实验理论与技术402.0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502.5三、对非医药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攻读医学科学硕士学位者应补学三门医学基础课程:①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任选一门;②生理学、生物化学任选一门;③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任选一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作为专业或专业基础已考试的课程可以免考一门。四、以同等学历考入的研究生应补足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具体要求见《广州医学院关于同等学历研究生补足本科主要课程的规定》。五、学位课程成绩以75分为合格,≥75分可计学分。非学位课程以60分为合格,≥60分可计学分。课程考试要求见《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开始论文工作。第四条教学实践和临床工作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一般累计一个月。基础专业的研究生要求参加一学期的本科实验课教学工作,通过教学实践,使硕士生对教学工作有直接的体验,得到初步的训练。临床学科的硕士生还应结合本人的科研课题参加门诊和病房工作,并专门参加一学期的临床工作,由专业教师具体安排。对已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三年以上者,可提出免于临床工作的申请,经导师同意报研究生主管部门批准。第五条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生一般从第二学年开始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研究生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学位论文工作,导师也应注意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科学作风。研究生在论文工作中必须认真做好科研记录。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对所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