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2013年数学创新与知识运用竞赛试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4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省乐清市2013年数学创新与知识运用竞赛试卷.doc

浙江省乐清市2013年数学创新与知识运用竞赛试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www.czsx.com.cn--乐清市九年级数学创新与知识竞赛试卷2013.3.24温馨提示:(1)本卷有三大题,共18小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2)在规定地方写上学校、班级、学号、姓名,不得在密封线以外的地方答题。题号1-89-1415161718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若y<1是不等式a-3(a-y)<y-4的解集,则a的取值为()A.a>3B、a=3C、a<3D、a=42、把一枚六个面编号分别为1,2,3,4,5,6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子先后投掷2次,若两次正面朝上的编号分别记为m,n。则二次函数y=x2+mx+n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的概率是()A、B、C、D、3、如图,已知A点坐标为(5,0),直线y=x+b(b>0)与y轴交于点B,连接AB,∠=75°,则b的值为()A、3B、C、4D、(第3题)(第4题)(第5题)4、如图,直角梯形MNPQ,∠MNP=90°,PM⊥NQ,若,则()A、B、C、4D、5、如图,在菱形ABCD中,∠A=110°,E、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EF⊥CD于点P,则∠FPC的大小为()A、35°B、45°C、50°D、55°6、如图,三个半径为的圆两两外切,且△ABC的每一边都与其中的两个圆相切,则△ABC的周长是()A、12+6B、18+6C、18+12D、12+127、关于x,y的方程x2+xy+2y2=29的整数解(x,y)的组数为()A、2组B、3组C、4组D、无穷多组(第6题)8、设m,n是正整数,满足m+n>mn,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m,n都不等于1;②m,n都不等于2,③m,n都大于1;④m,n至少有一个等于1,正确的结论是()A、①B、②C、③D、④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9、一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式子:-a2,,…(a≠0),则第n个式子是__________________(n为正整数)10、如图,直角三角形AOB中,O为坐标原点,∠AOB=90°,∠B=30°,若点A在反比例函数y=(x>0)图像上运动,那么点B必在函数_________________的图像上运动。(填写该函数表达式)(第10题)(第12题)(第13题)11、直线y=kx+k-1和直线y=(k+1)x+k(k为正整数)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k,则S1+S2+S3+L+S2013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在△ABC中,AB=AC=,BC=2,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两边于点D、E,则CD=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EF的边长分别是2和3,且点B、C、G在同一直线上,M是线段AE的中点,连结MF,则MF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14、依次将正整数1,2,3,……的平方数排成一串:149162536496481100121144……,排在第1个位置的数字是1,排在第5个位置的数字是6,排在第10个位置的数字是4,排在第2008个位置的数字是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题,50分)15、如图,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1,1),B(5,1),C(5,3),D(1,3),直线y=kx+b分别与边AB和CD(包括顶点)相交,且把ABCD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求:(1)k的取值范围;(2)点O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时l的解析式和最大距离。16、如图,边长为4的菱形ABCD中,∠DAB=60,E是AD上的动点(与A,D不重合),F是CD上的动点,且AE+CF=4,(1)求证:不论点E、F的位置如何变化,△BEF总是正三角形;(2)设AE=x,△BEF的面积是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17、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2).(1)若a=1,抛物线顶点为A,它与x轴交于两点B、C,且△ABC为等边三角形,求b的值。(2)若abc=4,且a≥b≥c,求︱a︱+︱b︱+︱c︱的最小值。18、把数字1,2,3,……,9分别填入右图的9个圈内,要求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的每条边上三个圈内数位之和等于18.(1)给出符合要求的填法;(2)共有多少种不同填法?证明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