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研学游记作文精选研学游记作文五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研学游记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研学游记作文篇15月8日至5月9日,三十八中组织我们去南京和扬州研学两日游。5月8日早晨,几乎所有同学都在5:30之前就醒了,甚至有人彻夜未睡,都期盼着,这几天的研学游,终于,在7:00时,我们上了车,车很大,司机是唐师傅,研学导师是姚老师。在上高速前,姚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营队信息卡”,并把王老师和她的手机号码报给了我们,这样在我们找不到队伍时就打电话就行了。一路上,为了活跃气氛,几位同学上来唱了歌,欢声笑语。到达目的地——南京银杏湖乐园时,已经9:00了,我们也找到导游潘老师。进入游乐园,我们按先前分的5组自由活动,并约定在16:30在大门音乐喷泉集合。我们组在5分钟的商量后决定先去迷宫,可到了迷宫,陈子恒突然改了主意,与我们分开了,我们也叫不住他,只好由他去了。出了迷宫,已经10:30,我们又去了摩天轮,准备在那上面吃午餐,虽然出发时是10:30,但由于游乐园太大,也只有几张地图,我们找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但因为人太多,有几位组员挤不上去,剩下的只好在下面等。在11:30时,我们找齐了组员,继续走了下去,“啊!——”只听一声尖叫,我们抬头看,一列“飞椅”在我们的头上打转,原来是过山车!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云上飘水上飞过山车”,我们都想上去玩玩,但组长和两位组员听到那惨叫声后直哆嗦,让我们自己去,但在我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才克服了恐惧,胆战心惊地与我们走了上去,但在开动前两分钟,他又因肚子难受退下阵来,唉!组长那庞大的身躯会为什么不敢坐这个呢?过山车前启动,像是暴风雨前的风平浪静一般,机器平稳地向上攀,在最高层时可以看见整个乐园,忽然,我失去了重心,只觉得心脏要蹦出来一样,想大叫,却觉得有什么东西堵在嗓子里,叫不出声,还没缓过气,机器又一翻,我就倒了过来,刺眼的阳光让我挣不开眼,又一往下,我脚被狠狠地甩了出去……从过山车上下来的我,刻意装出很害怕的样子,可这更激起了后面人的好奇,本想吓唬他们,可看到他们整个样子,只好作罢。在5:00时,我们来到了饭店,玩了一天的我们也都饿了,迫不及待的.等着上菜,可怜我的胃呀,菜一上来就被抢光了,就连花生都没放过。第二天,我们又去了扬州何园与瘦西湖,中午去吃饭倒和气了不少,没有像前一天一上菜,一眨眼就没有了。到了该返校的时候了,我们都意犹未尽,因为这两天是难得的可以与同学一起出去的日子。研学游结束了,我们也该好好学习,备战期末考试了,期待一年后的研学游。研学游记作文篇2在这三天里,我们踏上了曲阜研学之旅。第一天我们去了孔庙、孔府、孔林。从中我们学到了:府,是用来住人的;庙,是用来祭祀的;林,是用来埋葬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曲阜孔子六艺城。首先,我们进行了拜师礼。我们穿上了汉服,学习了怎样拜师,主持人说“拱手”的时候,把两只胳膊平伸到身前,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把两个大拇指放到里面。主持人说“高一”的时候,双手举到额头,说“拜”的时候,90°弯腰,但不要立刻起身,等到主持人说“兴”的时候再起身,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拜师礼了。礼:在六艺城的中心,有好多模型。其中有一个大殿,大殿前有一些宫女在跳舞,名叫“八佾舞”,跳这个舞是用来祭祀的`。祭祀诸侯用“六佾舞”,大夫用“四行四列”,自己家里的人用“两行两列”,这是最特殊的一支舞蹈。乐:我们去了演奏厅,里面的人们演奏了各式各样的乐曲,优美的、热烈的、悲伤的……其中有一个二胡独奏《赛马》,用激情澎湃的节奏完美的描绘了一幅赛马时的场景。其中最好玩的要数御了,我们坐在观览车上,缓慢向前行驶,灯一闪一闪的,看到了许多画面,让我们体验到了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各种场景。后来,我们依次进行了“书、数、射”,学会了射箭,做线装书,拓印。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没接触过的。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体会到了至圣先师孔子的伟大思想,他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升华自己,才成为现如今被人们敬佩的思想家、教育家的。研学游记作文篇3今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是一个秋游的好天气。好像老天爷知道我们今天外出研学,特地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好天气呢!到了八点,老师说大巴来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排好整齐的队伍,像一条一字“长龙”。经过恐龙园园区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只棘龙在朝天吼叫,一只霸王龙追着一只雷龙,好像要把它抓住当自己的午餐呀!进到园里,我就看见许多塑料做的恐龙,有一只风神翼龙站在那里,张开翅膀,好像要展翅翱翔蓝天。首先我们去了中华恐龙馆,一进馆内,我就看见了一根柱子,上面刻着各个纪的年代表。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副腔棘鱼的.化石。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奥陶纪。直到20世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