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0性能监控介绍性能优化就是找到系统处理中的瓶颈以及去除这些的过程,多数管理员相信看一些相关的"cookbook"就可以实现性能优化,通常通过对内核的一些配置是可以简单的解决问题,但并不适合每个环境,性能优化其实是对OS各子系统达到一种平衡的定义,这些子系统包括了:CPUMemoryIONetwork这些子系统之间关系是相互彼此依赖的,任何一个高负载都会导致其他子系统出现问题.比如:大量的页调入请求导致内存队列的拥塞网卡的大吞吐量可能导致更多的CPU开销大量的CPU开销又会尝试更多的内存使用请求大量来自内存的磁盘写请求可能导致更多的CPU以及IO问题所以要对一个系统进行优化,查找瓶颈来自哪个方面是关键,虽然看似是某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其实有可能是别的子系统导致的.1.1确定应用类型基于需要理解该从什么地方来入手优化瓶颈,首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并分析当前系统的特点,多数系统所跑的应用类型,主要为2种:IOBound(IO范畴):在这个范畴中的应用,一般都是高负荷的内存使用以及存储系统,这实际上表示IO范畴的应用,就是一个大量数据处理的过程.IO范畴的应用不对CPU以及网络发起更多请求(除非类似NAS这样的网络存储硬件).IO范畴的应用通常使用CPU资源都是为了产生IO请求以及进入到内核调度的sleep状态.通常数据库软件(例如mysql,oracle等)被认为是IO范畴的应用类型.CPUBound(CPU范畴):在这个范畴中的应用,一般都是高负荷的CPU占用.CPU范畴的应用,就是一个批量处理CPU请求以及数学计算的过程.通常webserver,mailserver,以及其他类型服务被认为是CPU范畴的应用类型.1.2确定基准线统计系统利用率情况,一般随管理员经验以及系统本身用途来决定.唯一要清楚的就是,系统优化希望达成什么效果,以及哪些方面是需要优化,还有参考值是什么?因此就建立一个基准线,这个统计数据必须是系统可用性能状态值,用来比较不可用性能状态值.在以下例子中,1个系统性能的基准线快照,用来比较当高负荷时的系统性能快照.#vmstat1procsmemoryswapiosystemcpurbswpdfreebuffcachesisobiboincsussywaid10138592179321262722142440011810919211960013859217932126272214244000010546010990013859217932126272214244000019862401404500138592179321262722142440000117490001000013859217924126272214244000176220938341380001385921792412627221424400003581522817075101385921792412627221424400003681447424072001385921792412627221424400003521277912079#vmstat1procsmemoryswapiosystemcpurbswpdfreebuffcachesisobiboincsussywaid2014594017752118600215592011181091921196201459401585611860421565200046878910886140030146208138841186002146400360036049871919002014638813764118600213788034003406724187130020147092137881186002124520740013246206192800201473601384811860021158007200720690419640020147912137441181922105920720072060544955002014845213900118192209260037203726394581190020149132136921178242084120372037245747901000从上面第一个结果可看到,最后一列(id)表示的是空闲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在基准线统计时,CPU的空闲时间在79%-100%.在第二个结果可看到,系统处于100%的占用率以及没有空闲时间.从这个比较中,我们就可以确定是否是CPU使用率应该被优化.2.0安装监控工具多数*nix系统都有一堆标准的监控命令.这些命令从一开始就是*nix的一部分.Linux则通过基本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