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说行者武松韩璟瑞武松打虎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小时候,常常听人说到这个故事,对于武松这个人物,也甚是喜欢。后来读了《水浒传》,以至现在各个电视版本,对于武松的认识,有了更深一步。所以,在我的心里,一直很敬重武松,觉得他才是一条刚猛不屈的英雄好汉。在水浒里,似乎每个英雄好汉都有一部血泪史。而武松的诸多行为,无疑在水浒众英雄之间,最为出彩的。施耐庵对他还是很偏爱,在武松的身上,有着鲁提辖的豪迈,杨志的刚正,林冲的勇猛,同样也具备吴用之心思敏捷。这样一个人物,在任何时候都是出类拔萃的。可是,英雄偏偏无用武之地。“逼上梁山”。施耐庵对于诸位梁山好汉,使用了一个“逼”字。一个“逼”字,透出多少无奈啊。我想最初的武松,一定也是个充满着抱负,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那时候的武松,因为没有正式工作,跟现在的社会青年一样,喜欢喝酒,打架,闹事,但也只是出于一般年青人的本性。所以,他偶然失手伤人,才会逃之夭夭。从这点可以看出,武松身上固然有些江湖草莽的流氓气息,但总之,他还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年轻人。武松的英雄气概,在打虎时被体现得淋淋尽致。当然武松的打虎也是被逼的,谁逼他的?当然是武松他自己逼自己的。一则是他喝了酒,俗话说酒肚人胆,这十八碗酒下去,武松自然也是轻飘飘的,浑然是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当店家的警告置若惘闻,等他确定山上真有老虎时,真是年轻人好面子,怕被店家耻笑,只得硬得头发上去了。这样一来,打虎也是他必然的选择。他比较幸运的是,猛虎竟然被他打死了。当然,武松的英雄气概并不只是在打虎上面。而是他为兄复仇,杀潘金莲和西门庆。武松杀嫂祭兄,这种行为,虽然有些过激和血腥,但处于当时的那个社会,想以法律这种手段来伸张正义,无疑是行不通的。我倒觉得,有时候对付恶人,以恶以恶,倒不失一种畅快淋漓的好方法。只是这种方法,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的——充军孟州。而且武松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极为理智。他从邻居那里收集证据,然后直接手刃两名主犯。武松既不连累证人,也不给邻居留下一个杀人狂的印象,还给自己留一条做好人的后路,武松对于世俗的道德还是很看重的。对于这件事的处理,我觉得他够机警、细致,不失一个好汉。可是,武松的悲剧,也正是他性格上的悲剧。俗话说,太刚则折。一个人太过于强势,必然会招到许多人的打击。印象中较深的场景,莫过于血溅鸳鸯楼了。要说,武松并不是嗜杀之人,为什么在这里杀了这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无辜的丫环仆人。记得在醉找蒋门神里,武松对于蒋门神和他跋扈的婆娘,也只是稍稍教训,丢进酒缸里,可见武松还是有着一颗宽容之心,并未对他们下杀手。而在这里,他一连杀了十五条人命,可见当时武松的心里,一定做出无数次的斗争了。其实说到底,武松之所以这样狠下杀手,也是被逼无奈,只是张都监,蒋门神心肠太过于狠毒了。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而江湖无疑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在这个时候,你要么是案板上的肉,要么是案板上的刀,与其任人宰割,不如去宰割别人。这点,武松似乎很明智,有着男人之狠。所以,他的复仇,被大家看成理所当然的了。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著名作家张恨水对武松的评价:“一片血诚,一片天真,一片大义”这十二个字,并说道:武松不知人间有猛虎,不知人间有劲敌,不知人间有奸夫淫妇,不知人间有杀人无血之权势。义所当为,即赴汤蹈火,有所不辞,义所不当为,虽珠光宝气,避之若浼。天下有此等人,不仅在家能为孝子,在国能为良民,使读书必为真儒,使学佛必为高僧,使做官必为纯吏。嗟夫,奈之何,世不容此人,而驱得于水泊为盗也?故我之于武松,始则爱之,继则敬之,终则昂首问天,浩然长叹以惜之。我非英雄,然惜英雄谁不如我耶?武松对朋友,是真,为施恩两肋插刀,醉打蒋门神;对兄长,是义,即使面对的是恶势力,他仍然是怒杀西门庆,哪怕身陷牢闵;对兄弟,是忠,宋江要降朝野,在他的内心里,尽管是不愿意的,可是他还是照样去攻打方腊,从而失去一只胳膊。这样一个忠义两全的汉子,你怎么能说他不够英雄呢?我一直认为,武松是整个梁山里最具英雄气概的人物之一。武松的结局,也是我喜欢的。擒拿方腊之后,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我想,武松之所以这样的选择,与梁山的丧失、众兄弟兵损将折的结局在其心中造成的悲凄有关。一个人看透了生死,也就无关于富贵了。武松似乎悟到了这一点,那么所有一切,套用一下时下的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