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 第一部分 微专题小练习 专练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ocx
上传人:是浩****3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 第一部分 微专题小练习 专练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ocx

2023版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练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选择题[2022·武汉调研]下图示意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30°N。读图,回答1~3题。1.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为()A.0°B.10°SC.10°ND.20°N2.乙地纬度为()A.20°SB.20°NC.40°SD.40°N3.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则()A.S点高度降低B.Q点向右移动C.T点向左移动D.Q、T间距增大[2022·浙江卷6月]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A.甲至乙B.乙至丙C.丙至丁D.丁至戊5.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6.[2022·济南月考]甲图为12月22日南半球某地旗杆影子轨迹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b、d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大值;a与b、a与d两线间的夹角都是112°30′;a与c之间的夹角为45°;虚曲线为杆影端点的轨迹;该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处的影子方向为________方,c处地方时为________时。(2)b为该地________(晨或昏)线通过时的杆影,该日当地日出时间为________(地方)时。(3)乙图是12月22日旗杆影长和该日太阳高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太阳高度的变化,②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杆影长度的变化B.④点的杆影特别长C.③点的杆影方向指向东北D.正午太阳高度小于83.5°专练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C甲地位于30°N,此时其正午太阳高度为70°,纬度差为20°,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为10°N,C项正确。2.A乙地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0°,纬度差为30°,此时太阳直射纬度为10°N,乙地纬度可能是40°N或20°S,读图可知,甲地昼长夜短,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昼短夜长,乙地应位于南半球,故A项正确。3.D此时太阳直射纬度为10°N,若未来一周内,R点高度逐渐降低,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乙地位于20°S,S点高度升高,A项错误;乙地昼长变长,Q点向左移动,T点向右移动,Q、T间距增大,B、C项错误,D项正确。4.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正确,A、B、C错误。故选D。5.C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减去所在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所以夏至日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①④错误;②图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58°,当地纬度为58°N,我国最北端纬度位置约为53°N,不符合,②错误;③图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且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为36°,纬度位置为36°N,符合我国的纬度范围,③正确。故选C。6.(1)南9时(2)昏4:30(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