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陋室铭》教案多篇.docx

《陋室铭》教案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陋室铭》教案多篇【前言】《陋室铭》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陋室铭》教案1教学目的1、知识: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4、态度:用不同时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的评价古人。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位、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教学重点:目标1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发言)唐朝的刘禹锡他和部分同学一样喜欢简陋的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板书:《陋室铭》刘禹锡)二、简介作者、解题(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回答,教师适当补充)1、陋室:简陋的居室,是刘禹锡的室名。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介绍表现文体的字:表、说、记、序。/押韵--刨根问底:立即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3、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颇得白居易推崇。三、初读课文,熟悉课文1、学生自由读(要求大声朗读,注意停顿,读正确、流利)。2、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注意句读)。3、范读(听课文录音)。4、齐读。四、二读课文,疏通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参照注释,读懂课文。(遇到疑难,同桌讨论)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鸿、白丁、馨等)3、指名翻译。五、三读课文,理解课文齐读课文,出示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从文中找出体现“陋”的语句)讨论并归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2、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认为作者这样说对吗?理由?讨论并归纳: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吴德馨)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恬静)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3、作者写陋室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讨论并归纳: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强调本文写法:托物言志)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六、课外拓展1、看材料,思考问题。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睡觉,打呼噜。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场。心里云:“混张文凭。”思考:(1)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而言的?(2)那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生活?2、之前已请同学设计过自己的家了,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习刘禹锡,为你的家取个名,用来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七、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1、称颂:人品高尚。2、批评:逃避世俗,缺少为国为名的奉献精神。八、小结:学习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择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九、布置作业《陋室铭》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情感目标3、能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发表自己的感悟,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教学重点翻译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短文的寓意,能与作者进行对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位、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打造美读、美教的课堂模式。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营造美1、讲述刘禹锡被欺写陋室铭的故事。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二、初读课文感知美读韵文最好从朗读入手,大家先仔细看视频,并在难读难写的字标注一下,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1、明确朗读的要求技巧。2、初步掌握词句的意思。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三、译读课文通内容学生合作翻译全文,提示:(1)借助注释,读出疑点(2)注意字句,翻译课文四、细读句子鉴赏美我们再来细细分析下课文,我问大家一些问题。(也可由学生提问,老师补充问题,引导大家挖掘课文内涵。)1、大家说说,这篇铭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语言么?文章是怎么样引出“德馨”的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南阳……,西蜀……”?有什么作用?(用类比的方法从而突出陋室不陋)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用“何陋之有?”反问,言外之意是“不陋”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更好表达了作者不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