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文第一章数控发展总体战略第一章数控发展总体战略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对21世纪我国数控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数控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对我国数控领域存在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商品化为主干,以管理和营销为重点,以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后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数控技术和产业的总体战略.1.1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中国数控技术和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到拥有自己独立的自主版权,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在数控领域的进步主要还是按国外一些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真正创新的成分不多.这种局面在发展初期的起步阶段,是无可非议的.但到了世界数控强手如林的今天和知识经济即将登上舞台的新世纪,这一常规途径就很难行通了.例如,在国外模拟伺服快过时时,我们开始搞模拟伺服,还没等我们占稳市场,技术上就已经落后了;在国外将脉冲驱动的数字式伺服打入我国市场时,我们就跟着搞这类所谓的数字伺服,但至今没形成大的市场规模;近来国外将数字式伺服发展到用网络(通过光缆等)与数控装置连接时,我们又跟着发展此类系统,前途仍不乐观.这种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按国外已有控制和驱动模式来开发国产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难免要滞后,再加上国外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研究所和生产厂,实行就地开发,就地生产和就地销售,使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价格比上已越来越无多大优势,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难度自然就很大了.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大力加强数控领域的科技创新,努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的先进数控技术,逐步建立自己独立的,先进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控产品,从而形成从数控系统,数控功能部件到种类齐全的数控机床整机的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样,才不会被国外牵着鼻子,永远受别人的制约,才有可能用先进,实用的数控产品去收复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使中国的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在21世纪走在世界的前列.1.2在商品化上狠下工夫近几年我国数控产品虽然发展很快,但真正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却不多.就数控系统而言,国产货仍未真正被广大机床厂所接受,因此出现国产数控系统用于旧机床改造的例子较多,而装备新机床的却很少,机床厂出产的国产数控机床大多数用的都是国外的系统.这当然不是说旧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不重要,而是说明从商品的角度看,我们的数控系统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影响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商品化的主要因素除技术性能和功能外,更重要的就是可靠性,稳定性和实用性.以往,一些数控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部门,所追求的往往是一些体现技术水平的指标(如多少通道,多少轴联动,每分钟多少米的进给速度等等),而对影响实用性的一些指标和一些小问题却不太重视,在产品的稳定性,鲁棒性,可靠性,实用性方面花的精力相对较少.从而出现某些产品鉴定时的水平都很高,甚至也获各种大奖.但这些高指标,高性能的产品到用户哪儿却由于一些小问题而表现不尽人意,最后丧失了信誉,打不开市场.这说明,高指标,1论文高性能的样机型的产品离用户真正需要的实用,可靠的商品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将一个高指标,高性能的产品变为一个有市场的商品还需作出大量艰苦的努力.另一方面,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不像家电类产品那样易于大批量生产,应用环境也不那么简单.数控产品是在生产环境中使用,面临的是五花八门的工艺问题.如果开发部门对这些问题掌握得不透,就难以将产品设计得很完善.而且数控产品的某些问题在开发,试用,甚至鉴定时都难以发现.这就造成,同样型号的数控机床在有的用户那儿运行得很好,而在别的用户那儿却表现欠佳.或者同样型号的数控机床用于加工某些零件工作得很好,但用于加工其他零件时却不尽人意.出现这种情况,有时是用户操作人员的水平问题,但有时就是数控产品本身潜在问题的暴露.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外一些公司设立了专门机构来测试考验自己的产品,如为考验新开发的数控系统,厂家自己设计和从生产实际中收集了大量零件程序,让数控系统运行各种各样的程序,一旦发现问题,即立即反馈给开发部门予以解决.经过这样的测试考验过程后,数控系统的潜在问题就大为减少.以往,我们的产品就很少进行这样严格的全面的自我测试考验.好些问题要等到用户去给我们挑出来.这样,即使一个小问题也将严重影响国产数控产品的声誉.1.3将管理和营销作为产业发展重点经过20来年市场风雨的冲击,国人已越来越认识到,技术固然重要,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管理和营销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我国台湾生产的数控机床不但占领了大陆市场的相当大的份额,而且还打进了美国市场.是台湾数控机床的技术和质量超过美国了吗?显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