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案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概论教研室马亚平开头的话一、关于政治课、马列课1.对政治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和态度2.东西方不同的经济观3.树立大政治观、大经济观4.作为政治课的政治经济学和作为理论知识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专业的基础)二、关于人(才)的培养与教育1.教育的异化2.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三、关于学习(生活、工作)1.观念与态度2.学习是一种精神、境界、状态3.学习方法看、思考、写(眼、脑、手并用)讨论、争论经常写东西四、关于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1.政治思想素质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良心基础、良心保证、自省精神2.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3.学习能力和素质(终生学习、自主学习、自学能力)4.表达能力口头、笔头5.独立思考、研究能力思路、角度6.创新精神和能力7.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政治经济学学科名称的由来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成书约公元前387—381年)重商主义者蒙克莱贤第一个使用“政治经济学”中国隋朝人王通首次使用“经济”一词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重农学派-魁奈庸俗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使经济理论研究确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认为它是其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并将其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的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发现并证明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这一“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范畴,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在劳动价值、剩余价值论基础上还建立了自己的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地租理论等等,彻底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历史过渡性,指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入了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立了新的经济范畴和理论体系,解决了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变革。○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遇到物质利益问题摩塞尔河沿岸的调查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及其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2.生产力及其要素生产力的含义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一种物质力量,是生产的物质内容,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要素论三要素论多要素论生产力系统论(结构设计、规模选择、布局决策、时序安排)(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为何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认识资源配置——资源稀缺、生产力合理组织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如何分配)、由谁决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直接生产过程与社会生产总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体系),是所有制的实现。生产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四环节结成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四者合起来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另外的观点:研究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研究三个层次的对象: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和动行机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含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一,经济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消灭、废除,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认识、利用经济规律认识基础上顺应经济规律的要求利用经济规律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为社会谋福利,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阶级利益局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