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15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例3。【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万以内的加法。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育学生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难点: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列竖式计算。59+77=85+68=445+238=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2.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及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然后集体订正。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教学例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出示例3。(1)从题中你对我国的湿地又有什么认识?会列式解答题中的问题吗?(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教师板书:445+298=。2.计算。教师:刚才445+238同学们都会计算,这道题你会算吗?试着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例题中的两种算法用课件展示出来)3.验算。教师:这两种方法一种是口算,一种是列竖式计算,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想一想,该怎样验算?4.归纳小结。教师:比较445+238和445+298,两个算式的计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小组内讨论交流后,由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归纳】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不管哪一位上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验算时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5.反馈练习。教材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1.练习八第4题。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得又准又快。2.练习八第5题。(1)小组内讨论交流,判断出对错,并说说错在哪里,然后学生独立改正。(2)小组代表汇报判断结果。3.练习八第6、7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第6题连线,然后讨论: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前位凑9,后位凑10”的规律)4.练习八第9题。走哪条路最近?小组内交流,说说理由。然后自己找到解决方案并解答。指名汇报方法和结果,教师评判。5.练习八第10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组内讨论解答方法,然后检验等式是否成立。指名说一说结果,师进行评判。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教材第8-13题。教学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2.加强学生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提高解题能力。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练习二第8题。30×2=4×20=30×3=32×2=4×21=31×3=34×2=4×22=33×3=先让学生观察每组算式,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再口答。2.练习二第9题。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随机选出几道题让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算的。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练习二第10题。(1)出示题目,提出要求:先说一说每道算式积是几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2)分组交流,指名回答,互相补充。这里让学生知道把其中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乘法按整十、整百进行估算就行了。(3)分组完成计算,集体订正。2.练习二第1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后利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成果。3.练习二第12题。(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3.练习二第13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后说一说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8.6064688084889093999.26964642553666828610.128847102692147763011.75791213620xx2041296168187512.5×12=60(棵)60+30=90(棵)13.26+9=35(条)35×2=70(条)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成为本节课的突破口,老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