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doc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我公司生产、使用和储存的易燃、易爆、腐蚀、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品的品种和数量较多,如管理疏忽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进而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等次生事故。生产过程中的硝酸、硫酸、盐酸等属腐蚀性物质,腐蚀引起的设备、管道等泄漏是引发重大事故的潜在隐患;苯、氯化苯、甲醇、乙醇、环己烷、正己烷等物质的泄漏,都有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发生火灾爆炸以及中毒事故;生产物料的生产、储存、输送过程中存在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其装卸、输送环节有可能因泄漏、静电而产生事故。预警行动泄漏现场人员发现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事发部门接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本部门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处置;同时报告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由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相关人员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发展态势,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事件制定应急措施: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进入泄漏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应严禁一切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和事故进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方向及有关措施。如果泄漏物是有毒有害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事故现场上能做到正确使用,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同时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并根据事故情况和进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方向和有关措施。应急处理时要服从管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2、泄漏源控制:迅速采取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措施。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堵漏技术手段堵住漏处。3、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减少气体向周围扩散程度。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木屑、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并收集到密闭容器中。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法规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事故现场区域划分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范围、危害程度与危险化学品事故源的位置划分为事故中心区域、事故波及区域及可能受影响区域。事故中心区域。中心区即为距事故中心点0-500米范围的区域。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最高,危险化学品大量扩散,并可能伴有发生爆炸、火灾、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等事故。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救援工作包括切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他危险化学品、清楚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域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应有明显的警戒标志。事故波及区域。事故波及区即为距事故中心点500-1000m范围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会发生人员的伤害或物品的损坏。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控制交通、组织排除滞留危险化学品气体。视事故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转移。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受影响区域。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可能存在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计量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该区救援工作重点放在及时指导员工和相关人员进行防护,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稳定思想情绪,并及时做好人员、物资应急疏散等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