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输血风险及防范管理输血风险有哪些?不同输血风险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范输血风险?如何规范输血风险管理?输血相关法规对输血风险管理要求有哪些?血液行业特征对输血的基本认识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什么是输血学输血管理范围输血能够引发传染病,尽管这种风险概率较低,但威胁时刻存在,后果十分严重。输血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病毒安全性是目前输血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加强预防,防止血源性疾病发生,最终达到输血零风险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输血不良反应概念血液预警90年提出作为安全概念覆盖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输血工作的全部过程。安全输血涉及几方面问题,如:一是疾病传染;二是免疫血液学方面问题,三是大量输血带来的并发症问题。输血不良反应(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非免疫性)14患者面临的风险---免疫反应免疫性红细胞相关输血反应免疫性白细胞血型相关输血反应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副作用白细胞数与输血反应的关系免疫性血小板相关输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输血相关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肺微血管栓塞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复发和病毒感染①非心源性肺水肿;②输血后紫癜;③血小板输注无效;④肺栓塞;⑤大量快速输血后出现循环超负荷、低体温,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枸橼酸中毒,凝血功能变化,出血顷向等。血小板输注无效过敏反应细菌性输血反应(一)细菌性输血反应(二)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机率香港血液中心细菌监测结果细菌性输血反应和保存温度及时间的关系美国细菌性致死输血反应(1998-2000)表2403次输血反应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率(%)——————————————————————————————发热反应52.1(210/403)过敏反应42.6(172/403)溶血反应4.5(18/403)循环负荷过重0.7(3/403)—————————————————————————*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报告表3某院5个月输血反应率输血人次反应人次反应率(%)内科病房1242016.1内科门诊63711.1外科8011.3妇产科60813.3儿科6169.8手术室6611.5传染病科3226.3五官科900合计425459.1表4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成分反应率(%)——————————————————————————————全血1.06白细胞6.49浓缩红细胞0.88洗涤或冰冻红细胞0.47血小板0.40血浆0.44——————————————————————————————*加拿大多伦多三所医院综合报告表5各类红细胞制品输血反应率种类受血者人次反应人次反应率(%)浓缩红细胞235151910.81少白细胞红细胞3731170.46洗涤红细胞280520.07冰冻红细胞276730.11输血相关传染病概述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报告第一例艾滋病,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象艾滋病这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利用最先进手段研究。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尽管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仍呈上升趋势。全世界平均每天有13400人新艾滋病感染者出现。21世纪后艾滋病将是我们面临最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四项病毒检测阳性比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即发反应非免疫反应病原体名称表6输血死亡328例原因分析*反应类型死亡人数死亡率(%)溶血反应18255.5丙肝4413.4乙肝267.9急性肺水肿3310.1过敏性休克72.1艾滋病30.9TA-GVHD10.3体外溶血61.8*美国FDA报告1976~1985年输血死亡数地区HTLV-Ⅰ抗体阳性率(%)日本流行区35(非流行区0.3-1.2)华盛顿0.5哥伦比亚3-15英国加勒比地区3-4澳大利亚土著人区17-34中国京津地区3.4中国台湾地区0.43表8:我国部分地区弓形体病感染率国内输血传染病流行概况全国血站系统血液安全形势目前血清学HBV检测存在问题1“窗口期”漏检,丙肝急性肝炎“窗口期”约为80天,传染期为60天.2在慢性丙肝或慢性持续性HCV感染者中,抗-HCV阴性,HCVRNA阳性约占1%-2%,称为免疫静默感染(Immunosilentinfection).3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是HCV在肝脏外潜在和复制场所,在献血者中发现抗-HCV(-),血浆RNA(-),但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VRNA(+).4HCV不寻常亚型导致漏检目前HIV酶免疫检测存在问题输血传播疾病Pathogensassociatedwithbloodtransf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