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教育工作随笔教师教育工作随笔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教育工作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师教育工作随笔1刚接初一新生,老师不要总是急于赶课,在课堂上应随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好习惯一旦形成,会让学生学起来轻松,老师教起来省心。我是这样做的:1、认真书写的习惯:给学生规范格式,如在横格本上写字,字的高度约占全格的2/3,字距约2毫米,做到下笔时“心中有格”;2、对待字词的习惯:要求会读、会写、会注音、会解释,把每课字词尽量串成一段话;3、预习的习惯:先通读课文,标段落序号,标字词;再读课文,标出好句、好段及不理解的语句;三读课文,积累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注意题目、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的作用,文章是如何起承转合的;四看并思考课后阅读题;4、上课的习惯:教学生学会筛选记录重要的知识点;5、及时复习的习惯:为防止遗忘,一定要及时复习,晚上睡前可将一天学过的知识在脑海中过一遍,我们称之为“过电影”;还有一周知识梳理,单元知识梳理等;6、改错的习惯:教给学生准备红蓝两种颜色的笔,在作业本上及时改错;7、朗诵背诵的习惯:要求学生声音适中,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不重复,读(背)出感情;8、小组合作的习惯:8人一大组,4人一小组,有正负组长,负责检查作业,收作业,每组成员组成“一帮一”互助队,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9、小组交流的习惯:声音要轻,不影响别人,选出一名代表整合大家的意思,组织语言在全班发言;10、课代表的习惯:为了减轻课代表的工作量,建议他们从小组长那里收取作业,自习课内容写于黑板上,并监督课堂纪律,做好老师的助手;另外,还有回答问题的习惯;在文章中圈点勾画作批注的'习惯;做练习题时圈画题干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写随笔的习惯等等。通过一学年的实验监督纠正,现在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怎样去做,学生已有了明确的认识,初步养成了学习习惯。课堂流畅了,学生主动了,老师省心了……教师教育工作随笔2"老师,我的橡皮不见了"。寒寒无奈的走到我的面前说。正在上课的我放下手中的教具,慢慢的走到孩子们面前说:"孩子们,刚才,老师收到一条信息。你们想知道吗"?"想"。我把手机打开,神秘的念给孩子们听:"喂,喂,小朋友们好,我是寒寒的橡皮,现在我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愿意参加吗?如果愿意赶快找一找我藏在哪里了,找到我的奖励一颗漂亮的标志。"话音还没落,孩子们就行动开了。桌子底下;书包里等地方寻找。同时,我在旁边认真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表情。等转到学增小朋友身边时,我看到他神情有些慌张,并不时用手摸口袋。于是我蹲下来轻声问:"学增小朋友,是不是寒寒的橡皮被你找到了。如果是你找到的就大声告诉小朋友们好吗?老师会奖给你一颗漂亮的标志的"。学增小朋友听到这,点了点头。不好意思的走到前面,并羞答答的说:"寒寒的`橡皮被我找到了"。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给了他以热烈的掌声,并奖给了他一颗漂亮的标志。这件事虽然就这样过去了,但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正确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如果当时老师不加以引导、教育,孩子会这么做吗?教师教育工作随笔3过几周的教学工作体验,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