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年高考政治计算题专题复习2015年高考政治计算题专题复习2015年高考政治计算题专题复习2015届高考政治常考题型专项训练三:《经济生活》计算选择题题型(东)【方法与建议】1、重视基础理论,夯实学科基础。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升值、贬值、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价格的关系等等,要非常熟练.2。运用数学思维,尊重数学规律。在掌握经济学中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字的换算与正比、反比关系的运用,要能够灵活掌握。3。克服畏难心理,重视平时积累。对于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做错过的计算题,要经常回头练,熟能生巧。【分项讲解】一、商品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商品的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商品的价格与通胀率成正比,提高用加,降低用减,正比相乘,反比相除。公式汇总影响因素价值量(价格)价值总量(价格总额)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正比N×(1±M%)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比N÷(1±M%)无关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反比N÷(1±M%)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比N×(1±M%)无关货币价值反比N÷(1±M%)通货膨胀率正比N×(1±M%)例1、假设某企业2011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元,2012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年的价格分别是A.40元32元B.40元50元C.30元50元D.45元32元【答案】B【解析】商品的价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所以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甲产品价格为28÷(1-30%)=40元,通货膨胀率为25%的情况下,40×(1+25%)=50元。答案是B。例2、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A.25%B.30%C.35%D.40%【解析】甲今年生产的2件商品价值总量为400元,即每件商品今年的售价是200元;假设今年行业劳动生产率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M%,则有公式260÷(1+M%)=200,M=30。例3、2012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小时,价格是40元,甲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致。2013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国家增发货币1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市场价格是A.33。33元B.36。63元C.40元D.44元【答案】D【解析】40元×(1+10%)=44元,单位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例4、假设去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答案】B【解析】先计算出今年该商品的价值为15÷(1+50%)=10元,然后,货币贬值,价格上升10÷(1-20%)=12。5元.例5、(2011年全国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2011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132÷(1+20%)=110元,2011年生产的商品数量为10万件×(1+10%)=11万件,因此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110元×11万件=1210万元,故答案选C二、汇率变化的计算公式变化前汇率变化情况变化后1单位本币可兑换变化后1单位外币可兑换1外币=N本币或1本币=1/N外币本币升值M%1本币=(1+M%)/N外币1外币=N/(1+M%)本币本币贬值M%1本币=(1-M%)/N外币1外币=N/(1-M%)本币外币升值M%1本币=1/N(1+M%)外币1外币=N(1+M%)本币外币贬值M%1本币=1/N(1-M%)外币1外币=N(1-M%)本币总结:本币升值,等量本币兑更多外币,(正比)同等外币兑更少本币。(反比)本币贬值,等量本币兑更少外币,(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