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品多篇】[导读]丑小鸭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丑小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的心情,理解丑小鸭的美好向往,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2、练习用课文中语句描述丑小鸭长大后的样子。3、继续练习独立识字,熟读课文中的生字。4、理解“孤零零”“高贵”“优雅”“羡慕”“难为情”“赞叹”等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丑小鸭的心情,理解丑小鸭的美好向往,懂得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爱看童话故事吧?看过哪些?说一说。2、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叫《丑小鸭》。(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说说丑的反义词是什么。识记鸭子的鸭。二、初读课文。1、读书上的课题,通过星号简单了解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多读几遍画出的生字生词,师巡视。3、师简单小结学生预习情况。4、齐读课后认字条和写字条中的字。5、课件出示词语,推火车读,齐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口头造句。6、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通文中的长句子。学生读时,教师可相机提醒学生,读长句子时,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停顿时,不要读破词语,“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顿……。7、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8、讨论上述问题。(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出生以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三、深入学习课文。1、课文中写道丑小鸭小时候很难看,跟别的鸭子长得不一样。我们仔细读读课文,看看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句子: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叫它丑小鸭。练习填空:其它的小鸭子毛的,嘴巴的,身子的。2、后来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天鹅,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天鹅呢?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的句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课文中还用到了描写天鹅的词语,找出来,运用到下面的句子中:这是一只的天鹅。(理解高贵、优雅的意思。)还可以填上一些什么词呢?3、丑小鸭在变为一只美丽的天鹅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认真地读课文的3—6自然段。4、小组间讨论,互相补充。5、指名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相机理解“讥笑”“瑟瑟”等词的意思。6、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丑小鸭的很可怜,用画出来。7、指名读。课件出示: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伤心地离家出走了。秋风瑟瑟地吹着,树叶飘落在丑小鸭身上,它孤零零地走着,走着,泪珠扑嗒扑嗒往下掉。丑小鸭不能再游泳了,它又冷又饿,趴在湖边的芦苇丛中,昏睡过去,被一个农民救走了。8、学生练习读好这几个句子。9、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学生读,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有一天,丑小鸭看见一个大湖,它跑过去,在湖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起来。虽然湖水很凉,但丑小鸭却游得十分高兴,忘记了烦恼。忽然,它看见一群雪白的天鹅掠过湖面,向南方飞去。它们的样子那么高贵,姿态那么优雅,丑小鸭又惊奇,又羡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丑小鸭惊奇的是:丑小鸭羡慕的是:10、师简单小结:丑小鸭多么想自己也是一只天鹅呀!它真的变成了一只天鹅,一方面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只天鹅,一方面是因为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向往快乐和自由。四、了解作者生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丑小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才成为了一只天鹅,其实这正是作者安徒生的写照。2、课件出示作者介绍,老师读,学生认真听。3、师小结:每个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遇到挫折和磨难,但只要坚强地去面对,正确地看待自己,相信每个人都会去的成功。4、最后送同学们两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课堂上节奏把握的较好,各个环节基本落实。能够抓住课文的主线,通过丑小鸭小时候的样子和长大后变成天鹅的对比,及在此之间的经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在写法指导上比较侧重。教师在课堂上重视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也很好地抓住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存在问题是:1、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少了,有感情地读没有落实好。2、因为容量大,节奏较快,有些环节落实不扎实,比如仿写,填词等,只是让个别学生说了。3、教师自身在最后环节也有点过急,生怕时间不够用。丑小鸭教学设计篇二教学设想:这是一篇经典的童话,历来被许多人们所喜爱,尤其适合中学生的口味,所以说,其体例的特点先天决定了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篇课文。道法自然,顺其自如,按照童话这种体例进行教学设计,不追求教法和环节的新奇就是本课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