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专业新员工培训.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管道专业新员工培训.doc

管道专业新员工培训.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行业/职业形势分析刚毕业的学生仅仅具备了基本的学习技能,对于新的社会角色还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同时,由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心态也未调整到合理的轨道上来.基于以上情况,首先应对新员工进行行业介绍,并协助其完成初步职业规划,调整心态,迅速进入角色,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2项目流程介绍与项目组组成简单介绍项目的整个流程,使新员工初步了解项目启动到项目建造完成的大概过程和主要阶段.简单介绍项目组组成,包括业主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等.使新员工初步了解项目运行的主要机构和设计单位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3设计工作阶段划分与工作流程结合项目流程,介绍设计方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工作阶段划分,设计的工作流程.介绍设计各专业划分与各专业基本职能.介绍本专业的设计工作阶段和各阶段的工作内容.4专业基本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管道的基本组成培训,管道组成现场认识培训,PI&D图纸培训等5专业软件培训配管专业建模软件培训6专业设计标准/规范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管子/管件/法兰/阀门等材料标准和制作标准,管道布置规范/通则等7项目参与适时地让新员工参与项目设计工作,通过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和补充新员工的设计水平和专业知识.8设计/项目经验积累要求新员工及时做好工作总结,积累设计经验和项目经验.我的观点:1泵的出口管线标高问题.管线的标高首先要考虑管线上的管件和阀门的尺寸,是否能够实现安装.图纸中管线高度应该不小于:H=泵出口法兰标高+法兰厚度+短管长度+法兰厚度+止回阀长度+法兰厚度+短管长度+法兰厚度+闸阀长度+法兰厚度+短管长度+三通长度(4"管径时该高度约为泵出口法兰标高+1200,如该管线标高为1600,则泵出口法兰标高不应大于400).其次要考虑维修操作通道与阀门操作问题.主通道要求管线高度应高于2.2M,阀门操作则要求阀门高度不应大于2.1M,该处应考虑将阀门做低,保证维修通道.再次,应考虑出口管线上的压力表数据的读取,压力表朝向和高度应适合方便读数.2泵电机摆放问题.泵类电机的摆放通常考虑吊装和维修,如不影响吊装和维修,则应以电机远离主通道为优(个人意见).老师傅的做法是考虑到了泵出口管线上的阀门的操作次数,将经常操作的阀门靠近主通道,以方便操作.将电机远离主通道,防止操作人员发生触电等危险.(保证泵进口管线长度?)另外,该泵的布置应考虑区域的危险区划分,泵的电机的摆放不当,很可能会改变整台泵的防爆等级.详细设计阶段配管专业工作程序主要是根据基本设计的输入内容来进行的比基本设计更详细的设计。呵呵。根据我的经验,详细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配管规格书的编写、管线平面图、管支架平面布置图、管线料单、保温规格书、保温料单等,配管专业详细设计阶段需进行详细的管线走向布置和材料统计。配管专业在此阶段应根据工艺专业的PI&D和总体专业的总体布置图进行管走向的设计,其中还应根据结构专业的图纸和安全专业的逃生通道布置图进行调整,仪表、电气专业的电缆桥架布置也需在布管时注意,最后还要根据机械专业的设备布置图和厂家资料确认设备的接口位置,期间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与其他专业协调。根据布置好的管线模型,参照结构专业图纸设计管线的支架位置和形式。调整完管线走向之后可以做平面图和统计料单。以上涉及文件提交后,详细设计结束,进入下一阶段。个人意见,不足之处,请高手斧正!管墩的设计通常是要考虑该地区的地质条件,沙地和泥地的管墩埋地结构大小是不一致的,主要是要考虑当地土壤的承受能力。通常该埋地水泥结构的相关计算是由土建专业进行的,而且地质条件数据对该设计有极大的影响。管墩的设计还要考虑相关管线静电接地问题,并不是普通的一个水泥墩子。一些个人看法:管子的直径是经过工艺专业经过计算选出的,工艺计算出管的内径,通过圆整,选用相应规格的管子来实现流体的输送.在圆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管的计算内径与实际内径相比,管的计算内径要小于管的实际内径;2管的壁厚,通过管的壁厚计算得出最小的管壁厚;3管的外径,主要看选用什么标准的管.举例:如果选用美标的管子,那么管子的外径是一定的,管壁厚等级也能确定的前提下管内径是可以知道的(应取正制造误差12.5%).那么,就要看实际的内径是否满足输送要求了,也就是说实际内径是否大于计算内径.通常实际内径都要比计算内径大很多,那么就会出现对于同一输送要求,不同管径的管都能满足的情况.比如3"和21/2"管径的管子都能满足同一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不同之处只在于"圆整值"的大小.3"的圆整值大也就意味着设计余量大,当设计的工况改变时,3"能够有更大的空间或者输送能力来满足将来的增量的要求,所以应优选3".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特殊管径的管子和管件,即便是生产没有问题,到货后的检验和现场的使用都容易产生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