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操作系统的简答题P8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好处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多道程序设计的好处:提高CPU利用率可以提高内存和I/O设备利用率增加系统吞吐量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主要优缺点(1)资源利用率高。由于在内存中驻留了多道程序,它们共享资源,可保持资源处于忙碌状态,从而使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2)系统吞吐量大。系统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总工作量。能提高系统吞吐量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第一,CPU和其它资源保持“忙碌”状态;第二,仅当作业完成时或运行不下去时才进行切换,系统开销小。(3)平均周转时间长。作业的周转时间是指从作业进入系统开始,直至其完成并退出系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在批处理系统中,由于作业要排队,依次进行处理,因而作业的周转时间较长,通常需几个小时,甚至几天。(4)无交互能力。用户一旦把作业提交给系统后,直至作业完成,用户都不能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一旦发现作业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对修改和调试程序是极不方便的。所以适用于成熟的程序。P14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技术异步性P18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调度存储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设备管理功能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用户接口。它是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接口,用户可通过该接口取得操作系统的服务;程序接口。它是提供给程序员在编程时使用的接口,是用户程序取得操作系统服务的惟一途径。P36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进程的特征与状态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1)间断性: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程序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相互制约将导致并发程序具有“执行—暂停—执行”这种间断性的活动规律。2)失去封闭性: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这样,某程序在执行时,必然会受到其它程序的影响。3)不可再现性:上述情况说明,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失去了封闭性,其计算结果已与并发程序的执行速度有关,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失去了可再现性,亦即,程序经过多次执行后,虽然它们执行时的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但得到的结果却各不相同。进程的特征:结构特征,动态特征,并发特征,独立特征,异步特征进程的状态:1)就绪(Ready)状态当进程已分配到除CPU以外的所有必要资源后,只要再获得CPU,便可立即执行,进程这时的状态称为就绪状态。在一个系统中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可能有多个,通常将它们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就绪队列2)执行状态进程已获得CPU,其程序正在执行。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只有一个进程处于执行状态;在多处理机系统中,则有多个进程处于执行状态。3)阻塞状态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发生某事件而暂时无法继续执行时,便放弃处理机而处于暂停状态,亦即进程的执行受到阻塞,把这种暂停状态称为阻塞状态,有时也称为等待状态或封锁状态。致使进程阻塞的典型事件有:请求I/O,申请缓冲空间等。通常将这种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也排成一个队列。有的系统则根据阻塞原因的不同而把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排成多个队列P50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1)空闲让进。(2)忙则等待。(3)有限等待。(4)让权等待P105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指进程对所分配到的资源进行排它性使用,即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只由一个进程占用。如果此时还有其它进程请求该资源,则请求者只能等待,直至占有该资源的进程用毕释放。(2)请求和保持条件:指进程已经保持了至少一个资源,但又提出了新的资源请求,而该资源又已被其它进程占有,此时请求进程阻塞,但又对自己已获得的其它资源保持不放。(3)不剥夺条件:指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被剥夺,只能在使用完时由自己释放。(4)环路等待条件:指在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一个进程——资源的环形链P135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引入有以下几个原因:1)方便编程2)信息共享:为了实现段的共享,希望存储管理能与用户程序分段的组织方式相适应。3)信息保护:信息保护同样是对信息的逻辑单位进行保护,因此,分段管理方式能更有效和方便地实现信息保护功能。4)动态增长: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有些段,特别是数据段,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增长,而事先又无法确切地知道数据段会增长到多大。其它几种存储管理方式,都难以应付这种动态增长的情况,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5)动态链接P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