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可爱****乐多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5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建筑的基础知识.ppt

古建筑的基础知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部分古建筑的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内容:1.1中国古建筑基本特征1.2古建筑各部分组成1.3传统亭子构造1.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1.1外形特征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组成1.1.2建筑结构特征1、采用木构架结构单体建筑平面:(1)间:四根木头圆柱范围内用墙壁或板壁围成的空间叫“间”①四柱之间的空间②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多数情况下是指②的说法开间:建筑物的迎面间数称“开间”,又称“面阔”。进深:建筑物的纵深间数叫“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因此建筑物的开间一般为单数,而且以开间越多为等级越高。1.1.3平面格局二合院三合院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三合天井四合中庭1213土楼土堡围屋1.2各部分组成1.2.1台基1.2.2构架穿斗式抬梁式23大梁(大柁):大小、长短常依梁上所承的檩数为准,如承九檩为九架梁,依此类推。抱头梁(挑尖梁)一块像挽起的弓一块像盛米的斗弓形短木叫拱方形木块叫斗斗栱: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栱,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同时也是等级的象征,尺度衡量标准,后演变为装饰作用。唐(上)斗拱(宋称铺作)一斗三升2.2.3屋顶、飞檐马鞍墙1.2.4装修1、门窗2、天花、藻井3、屋顶瓦作4、彩画雀替:指的是梁枋与柱交接处的托座。其功用在于增加梁端剪力,且使梁枋跨距减少,后形制渐丰,趋向装饰。牛腿和雀替是相似的构件但又不完全相同。雀替是指位于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它既可以起到传承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牛腿有的地方又叫“马腿”,也是指从柱中伸出的一段短木,它一般只起装饰的作用而不起传承力的作用。博风:墀头(音“迟”)山墙的侧面(即建筑的正立面方向)在连檐与拔檐砖间嵌放二块雕刻花纹或人物的戗檐砖,称为墀头。抱鼓石3738格扇,门窗格扇,门窗飞罩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等。3、屋顶瓦作燕尾脊、瓦钉彩画:常用的有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1.3传统亭子构造1.3.2各部分组成台基亭身屋面1.3.2台基台基是指地下基础以上的部分,是供各种建筑物铺设室内外地面的通用项目。台基是各种建筑物的承台基座,在地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台明”,在地面以下的部分称为“埋头”,一般将台基的外观部分我们通称为台明。柱顶石(柱础):柱子下面保护柱体不受潮湿磉墩:柱顶石以下常用砖砌体作为承力基座,此砌体称为“磉墩柱顶石台明踏垛墁地在古建工程中,对地面的铺设称为“墁地”,台明地面一般用砖铺设,称为“砖墁地面”。55甬路和散水甬路甬路本来是专指对庭院和墓地中,直接通向主要建筑物的交通道路,以后逐渐发展,将凡是用砖石材料铺砌而成的道路通称为“甬路”散水是保护台明周边和甬路两边,免受雨水冲刷的一种墁地1.3.3平面1.3.4单檐凉亭的木构架倒挂楣子由边框、棂条及花牙子雀替组成小式建筑的柱高,四方亭和矩形亭可按0.8-1.1倍面阔,六方亭和圆形亭按1.5-2倍面阔,八方亭按1.8-2.5倍面阔,柱径为0.07-0.1倍柱高。单檐亭的上架结构一般由:檐檩、井字梁或抹角梁、金枋及金檩、太平梁及雷公柱等四层木构件垒叠而成椽子65666768亭子建筑屋面木基层的构造,包括椽子、望板、飞椽、连檐木、瓦口及闸挡板等。闸挡板7172重檐亭单圈柱——立童柱法井字梁(四边形+抹角梁)上立悬空童柱双圈柱——双围柱法内圈的金柱支撑上层檐,外圈的檐柱支撑下层檐。金柱与檐柱间用抱头梁、穿插枋等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