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维修.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建筑的维修.doc

古建筑的维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建筑的维修,根据其残损程度和工程性质,一般分为5种类型。经常性保养维护工程古建筑需进行经常性保养与维护,包括屋顶除草、勾抹;局部揭傡补漏;梁柱和墙壁等支顶加固;庭院清理整顿、室内外排水、疏导等小型工程。这类工程不改变文物现存结构、材料、外貌、装饰和色彩,一般由管理单位或使用单位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完成。抢险加固工程古建筑的某些部分在发生了危及文物安全险情时要进行抢救,如支顶、牵拉、堵挡、加固等应急工程。这类工程需要经过技术检查,制定抢险加固方案,并经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进行。如果由于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报时,须补报备案。重点修缮工程古建筑进行较全面和较大规模的修缮,必须事先做好勘察测绘、调查研究,在充分掌握科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工程设计要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并提出“修缮工程申请书”,按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局部复原工程是指对存有遗址而地面建筑残缺不全或已损毁部分的古建筑进行局部复原。此种工程必须具备详细的科学依据,根据研究确能复原局部结构或构件者,按重点修缮工程具体要求进行。保护性建筑与构筑物工程为了保护不可移动文物而附加的排水防洪堤坝、防雨房、亭或窟檐等安全设施,应与文物本身及环境风貌相协调。附加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方案按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报经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施工。板门是由数块木板拼装而成,年久易收缩开裂变形。细小裂缝可待油饰时用腻子勾抹严实。一般裂缝用干燥木条嵌补粘牢。开裂严重时,应将整扇门卸开重新安装,宽度不足部分用整板拼接,恢复原有尺寸。板门上原有门钉、门俒等铁件,如有缺损需按原样补配。门俒磨损压劈或连楹圆孔磨损扩大,会造成板门下垂。维修时在下俒外皮套一个铸铁筒,恢复原有高度。铁套筒上部伸出两块铁板,用螺柱与肘板钉牢,同时在门枕的海窝处,放置一个铁碗承托套筒,延缓门枕继续磨损。上门俒残损或连楹圆孔磨损扩大时,应在圆孔内和门俒外皮各套一个铁筒,防止门扇继续倾斜。门扇变形,应整扇拆卸重新安装,灌胶粘牢,背面接缝处钉薄铁板加固,铁板应嵌入边框内与表面齐平。格扇心部残缺小部分时,按原来搭接方式补配粘牢,大部分残缺的,应先将格心整体卸下,补配后重新拼装。裙板雕饰残缺、边框糟朽等应按原样复制后重新安装,粘接牢固。古建筑瓦顶维修技术瓦顶维修要按照中国传统技术要求进行。根据损坏程度不同一般采用拔草勾抹,揭瓦维修两种方法。拔草勾抹瓦顶除草的方法有人工拔除和化学药剂灭除两种。人工除草宜在春天或初秋季节进行,一定要拔草除根。化学药剂除草,要选择有效的、对人畜无害,不损伤和腐蚀古建筑物的质地,不污染的药剂。瓦顶拔除杂草杂树后,出现瓦缝松动、勾灰脱落,要及时清扫瓦陇,“捉节夹陇”。揭瓦维修包括:苫背、傡瓦、调脊等项工序。揭瓦前要做文字、图示和照片的现状记录。雕花脊筒、大吻、小兽等一些艺术构件要编号,统计数量,绘制编号位置图,图上注明构件名称和编号。重新安装前,要清理和挑选瓦兽件,对具有独立文物价值并已残破的吻、兽及带有雕刻的艺术构件,可采用漆皮泥、环氧树脂等进行粘补。大型的吻、脊、兽等件亦可用铁活加固。瓦顶苫背有护板灰、灰泥背、青灰背3个防护层。护板灰的厚度1~2厘米。材料重量比为100∶3∶8。还有一种做法是在望板上先刷冷底子油一道,然后铺二毡三油防水层。凡是两坡相交处再骑缝铺一层油毡,或在望板上先刷一道沥青膏,再抹护板灰。灰泥背的灰泥为1∶3或1∶4。泥内另掺麦草或麦壳,每100千克白灰掺草5~10千克。明清宫庭建筑中常用麻刀替麦草。白灰、麻刀重量比为100∶5。南方建筑多用1∶2砂灰背或重量比为100∶5~10的蛎灰麻筋背。还有一种焦渣背,白灰与焦渣体积比为1∶3。青灰背厚约2~3厘米,用料比例与护板灰相同。在刷青灰浆赶压时,散铺一些麻刀,随刷随轧,增加青灰背面层拉力,防止出现微细裂缝。操作时,要自上而下,压抹光平,并就举架作出囊度,使整个层顶的曲线更加圆和优美自然。背苫完后要在脊上抹压肩灰。傡瓦时板瓦底部用厚4~5厘米灰泥垫牢,筒瓦下需用灰泥装实。灰泥重量比为白灰∶黄土=1∶2~3。亦可在灰泥里加麦草或麻刀。焦渣背则用体积比为白灰∶焦渣=1∶2焦渣灰傡瓦。瓦傡好后,还要做好“捉节夹陇”。调脊时,先按图纸位置拉线找好弧度,吻、兽和脊筒内预置铁或木制脊桩。用灰泥或细焦渣灰填实。不用脊桩时,在中间拉铁条或铁丝,将脊筒串起来,防止滑脱。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木结构修缮原则我国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古代建筑,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风雨雨的考验,有些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木材作为-种生物材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劣化。加之对一些古建筑的保管使用不当,更加速了这一劣化的进程。一些人为的社会因素,也会给古建筑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因此,我国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