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为什么要比慈禧早死-延迟惩罚的危害.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光绪皇帝为什么要比慈禧早死-延迟惩罚的危害.doc

光绪皇帝为什么要比慈禧早死-延迟惩罚的危害.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光绪皇帝为什么要比慈禧早死决不可应用眼里的惩罚,如恐吓、讥讽或鞭打,因为这常使问题复杂化。光绪((1875年—1908年)是1908年11月14日“驾崩”的,今年是他去世一百周年。前些天,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光绪皇帝死因被查明的消息。10月2日上午,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一份采用现代刑侦和高科技手段检测的多部门万字科学报告显示,光绪是死于砷(砒霜)中毒。按现存文献记载,光绪在宫中和瀛台被囚禁期间曾服用过中药,理论上讲,这也可能引起光绪慢性中毒。但经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其头发发根的测试,证明了光绪并不是死于长期服用中药的慢性中毒。那么究竟是谁对光绪下了毒呢?以当时的条件、环境而论,如果没有慈禧的主使和授意,谁也不敢、也不能下手毒杀光绪,而且慈禧又有谋害光绪的动机,光绪皇帝死时,年仅37岁,却比74岁的慈禧早死一天。这种巧合引起了人们的许多猜测。因此,有人认为,慈禧不愿意光绪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还有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光绪实在是历史中的悲剧人物,一生被慈禧掌控。光绪先慈禧驾崩,年幼的溥仪登位,加速了清朝灭亡。如慈禧先卒,光绪重掌大权,他或可继续推行政治变法,清朝可能久延残喘多一些日子。如果以上假设成立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组织中对做错事员工预期性的惩罚将可能使事情反而恶化。我们知道,惩罚可以减少侵犯行为,假如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受惩罚,则会避免表现侵犯行为,但事实上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儿童比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前不久发生的浙江缙云“杀师案”也给了我们同样的启示。10月20号,也就是凶杀案的前一天,犯罪嫌疑人丁非为了逃课去网吧,向老师撒了谎。第二天被班主任潘老师发现,老师于是提出要去小丁家家访。而这个年仅17岁的初三学生只是因为害怕老师在家访时告状,才加害于老师。这些事例再一次验证了组织惩罚“烫火炉原理”中“及时性原则”的正确性-----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被灼伤。当员工发生错误行为,企业必须立即进行惩罚,这在效果上要比延时惩罚好得多。由于侵犯行为与挫折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通过降低挫折来减少侵犯行为(组织冲突)也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这里所说的挫折(Frustration)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