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萌运****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芜湖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联考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真正的哲学是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性的、智慧的明灯,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这表明真正的哲学()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体现真正哲学的作用,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②③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2.如今,宇宙学、生命医学、基因学、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这说明()①哲学发展有力推动了具体科学的发展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有利于推动哲学发展③具体科学的研究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④哲学是基于具体科学研究的“科学之科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②③: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这强调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的研究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不涉及哲学的发展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①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④: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把哲学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说法是错误的,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我国公布的嫦娥五号科学成果显示: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这也是人类在月球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精确测定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年龄是20.3亿年,过去认为30亿年最晚到28亿年就结束了,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岩浆活动和热演化历史的认知。这有力证明了()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③人类探究世界本原的过程一定要经过多次反复④认识事物应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这也是人类在月球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精确测定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年龄是20.3亿年,过去认为30亿年最晚到28亿年就结束了,刷新了人类对月球岩浆活动和热演化历史的认知。这有力证明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体现人类探究世界本原的过程,材料强调的是人能认识这个世界,③不符合题意。④:认识事物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三国时期的哲学家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是独立存在的精神。下列观点与王弼的观点归属同一哲学派别的是()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②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③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④万物气聚则生,气散则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强调了意识依赖物质,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王弼的观点不属于同一哲学派别,①不符合题意。②:“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把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王弼的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②符合题意。③:“世界上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王弼的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③符合题意。④:“万物气聚则生,气散则死”认为世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