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肝毒性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肝毒性学习PPT教案.pptx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肝毒性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肝毒性患者,女性,57岁,2016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左中下胸痛,与呼吸有关,每于夜间及平卧时明显,端坐位疼痛可稍减轻;伴晨起咳嗽、咳痰,痰中带血2次,每次米粒大小鲜红色血。无气促,无喘息,无夜间盗汗。于我院PET-CT示“左肺下叶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炎症、肺不张,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转移”,肺穿刺活检结果示“左下肺低分化腺癌”,EGFR检测为阴性,ALK融合基因检测阳性,诊断为“左下肺低分化腺癌并左肺门及纵隔淋结巴结转移”,遂于2016年9月1日始予克唑替尼(250mgBid)靶向治疗。2016年10月8日查肝功能提示ALT96U/L、AST64U/L,之后数次查肝功能均提示ALT、AST升高,如下图。目录/Contents细胞毒靶向以EGFRTKIs进行个体化治疗的开启十余项临床研究验证了TKI对于相关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疗效是卓越的、一致的TKI用药相关的肝毒性警示文献纳入排除流程图纳入研究基本信息纳入研究质量评价图Meta分析结果——表现为ALT升高≥3级的肝毒性Meta分析结果——表现为AST升高≥3级的肝毒性Meta分析结果——表现为TBIL升高≥3级的肝毒性现有的证据表明肿瘤患者使用TKIs发生肝毒性的风险显著升高。在临床使用TKIs的过程中,需对患者肝功能进行定期检查及监护。探讨TKIs肝毒性的机制以避免肝毒性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化疗本身对肝功能造成影响肿瘤类型,肝转移的情况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影响克唑替尼假设入组条件:(1)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据的IIIb期-IV期NSCLC(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第7版NSCLC分期标准为据);(2)经VentanaIHC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或RT-PCR基因检测ALK重排融合基因阳性;(3)按标准剂量口服克唑替尼胶囊200~250mg,每日两次。如果患者在服用克唑替尼之前就有肝功能异常,则排出入组。详细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及分期,是否肝转移,是否有肝炎病史,服用克唑替尼的剂量、时间,以及用药后监测肝功能的相关指标:ALT,AST,TBIL及ALP。肝毒性按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版标准进行评价。一般资料肝功能损伤情况肝功能损伤例数分布各组间CYP3A5*3基因型关联分析具有*3/*3的3例再次发生了肝毒性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部分患者在入组时已经停止使用克唑替尼了,所以没有药动学/药效学的研究。我们也没有通过肝活检来测定药物在肝脏内的浓度和CYP酶的活性。TKI导致肝毒性的后续治疗报道较少,只有少数的回顾性报道或个例报道。这些报道建议减少剂量,更改治疗策略,如与化疗序贯,或转换为另一种TKI。谢谢纳入研究基本信息Meta分析结果——表现为AST升高≥3级的肝毒性肿瘤类型,肝转移的情况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影响肝功能损伤例数分布具有*3/*3的3例再次发生了肝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