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3.第一部字典:4.第一部神话集:5.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6.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7.第一部断代史:8.第一部兵书:9.文章西汉两司马:10.乐府双璧:11.史学双璧:陶渊明25.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26.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27.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28初唐四杰:29.北宋文坛四大家:30.元曲四大家:31.明代江南四大才子:32.北宋四大书法家:33.中医四诊:34.戏曲四行当:35.五谷:36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37.五味:38.五行:39.死的五称:40.造字六书:41.六亲;42.六畜:43.十天干:44.十二地支:45.十二生肖:201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学文化常识1.(2012.辽宁)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A.《雪》——鲁迅——《朝花夕拾》B.《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曲C.《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英国D.《马说》——韩愈——唐代2.(2012.凉山)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B.《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C.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朱自清的《背影》和魏巍的《我的老师》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D.《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编年体通史《史记》。3.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辰,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③鸳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不回。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①②④③D.④②③①4.(2012.桂林)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享受生活》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海伦·凯勒。B.在古代,“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时所行的成人礼。C.汉字的演化历经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这些阶段。D.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填空题:5.(2012.广安)找出“花飞奠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一诗句描绘的景色正如在初中课文中的《____》一文。6.文房四宝指:、、、。文人四友指:、、、。7.范进参加乡试考试中了举人,如他想考上进士,最后得参加考试。8.典故“高山流水”是一则春秋时期发生在钟子期和两人之间的动人故事。9.写出下列古诗文中常见借代词语的意思:桑梓:巾帼:鸿雁:汗青:闾左:社稷:骚人:考点破译1.《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基本要求是:中学生能“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对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考核,侧重于课文中出现的比较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内容。重点考查①中国古代某些常见作家的字、号、别名、笔名,所处的朝代,一些外国作家的国籍及他们的代表作品。②课本有关的中国著名作品的体例、命名,以及作品里的主要人物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作品中出现过的名言警句。③文学作品的分类;古代诗词曲、史传、小说、论文、杂记的特点及分类。对文学对常识的考查形式多样化,不再拘泥于作家作品生卒年月别号,渐渐地深入到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典型的情节,学习时注意拓展课本内的内容。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名言,要特别留意那些仍“活”在我们生活和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和现今已溶在我们思想里的“语言”。这种考题,其知识容量同样可以包含得非常广泛,一个选择项可以看作是一个小题,可以考查许多方面,体现出极高的效率。在一些例子中,它既可涉及到了中国诗歌和小说,也能考查到外国名家名著;在时间上,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除了考查作家作品的对应关系外,还会注意到作品的文体分类,时间的先后顺序等。典例精选A.选择题用选择题形式来考查学生的文化常识的优势,就是:灵活方便、包容广泛。10.(2012.郴州市)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书,记录了孔子的言行。B.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春》、《背影》。C.《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法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