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探寻小练笔的最佳途径一、挖掘内容,想一想小练笔必须与阅读教学配合进行,设计小练笔时,应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挖掘抓准训练点,对课文内容进行详化、补白、延伸。1、详化为了给读者回味的空间,课文中有些内容的描述时仅用简短、精练的词句带过,具体情节必须由读者在阅读中领会。教学这样的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把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如,第九册《赤壁之战》一文中,黄盖把计策给周瑜说了一遍,但没有把计策具体地写出来。教学时,我首先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把计策的内容写出来,从而让学生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如果把计策具体写出来,反而让文章写得罗嗦,重复。然后,我让学生读文章后,以“黄盖对周瑜说”为开头,把黄盖向周瑜献的计策写具体,这样既让学生读懂赤壁之战的经过,又给学生一次练笔的平台。《赤壁之战》一文中,黄盖给曹操的假降书也写得很简单,于是,我让学生试着代黄盖写这封信,同学们兴趣盎然,结合文章内容及《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代黄盖写了这封投降信。许多同学写得还真不错,有的还运用点半白话文的语言,颇有“罗贯中”的味道,把投降的原因——周瑜的心胸狭窄,毒打黄盖,东吴、曹军实力相差悬殊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既给学生一次书信练习,又激发了学生的“三国热”。2、补白即把课文中的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完整。我们不难发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省略号正是练笔的好机会。如,学习《忆铁人》一课,第二自然段中写道:铁人睁大眼睛,哦?…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这里两个叹词三个标点符号,写出了铁人听了那位干部的话明白事情真相后的反应。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学生写道:“哦?竟有这样的事?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也不去了解一下?咳!我怎么不去调查清楚就乱批评人?我让那位阿姨委屈真是太不应该了?都怪我这急性子。”此时,学生已走进了铁人的心中。3、延伸即对语言未尽的文章进行续写,进一步深化主题。如,学完《月球的自述》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则与月球有关的科幻故事。如《春天的雨点》结尾省略号语意未尽,让学生写写此时达丽玛的心理活动。既给学生一次剖析心理活动的机会,又进一步深化了课文的主题,一举两得。学完《滥竽充数》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南郭先生又回来了》将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下来,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学完《台湾蝴蝶甲天下》后,“黄蝶幽谷”优美的自然景色令人陶醉,品种繁多,美丽珍奇的蝴蝶谷令人神往,于是我让学生写《漫游蝴蝶谷》。同学们兴趣盎然,他们根据课文中的介绍,再加上丰富的想象,个个写得很精彩。有个学生写道:“……来到蝴蝶谷,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只见这里绿草如茵,一棵棵柳树在岸边梳洗着自己的长辫子,小溪里……岸上……上万只蝴蝶成全结队地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翩翩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飘动,又如朵朵花瓣洒落空中。忽然,我看见前面飞来一只非常漂亮的蝴蝶……”二、精彩篇章,仿一仿。学习《小镇的早晨》一文,学生学习了文章用总起句开头写一段话,尤其是作者合理运用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抓住这契机,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仔细观察一处景物或一个季节,抓住特点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展开联想,运用恰当的修辞抒发感情,自然水到渠成。有的学生以“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为总起句从几个方面生动形象写出了他心中的春天。仿写可以对全篇课文进行,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片段的练习,包括对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度照应,抒情联想等方面的仿写。仿写时,先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如,《秦始皇兵马俑》一文,学习第四自然段后,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法,然后借助教师提供的兵马俑照片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描述,那兵马俑各异的形态就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眼前。让学生及时掌握作者的表现方法。随文练习可是一种好办法。又如学完课文《忆铁人》体会课文中语言动作的描写,仿照课文,写一个描写菜市场中一位家庭妇女与摊主讨价还价的片段,这样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三、移花接木,组一组。有些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不是很好,让他们写一篇结构巧妙,语言优美的好文章确实很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优美句子或片段,让他们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加强了他们对所学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拓展文章内容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这就是移花接木的方法。如《时光老人的礼物》这首儿童抒情诗,这首诗开头两节写了时光老人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春天。教学时,让学生把诗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运用诗中的语言写出春天来了时的美景,于是学生运用诗一样的语言,并融入丰富的想象和生活体验,有声有色的进行描绘,从而一幅迷人的“春之图”便展现在我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