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冷霜****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础巩固]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和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主要表现在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据此回答1~2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调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B.减弱了大气逆辐射C.增加了太阳辐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2.胶东的一些果农秋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解析:第1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第2题,秋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显然不是为了减弱地面辐射,地膜也不会吸收太阳辐射,但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且还可以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农产品质量。答案:1.A2.C下图为吉林省东部山区P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2018年1月中上旬某日,人们在清晨发现整个小村弥漫在浓密的烟尘之中。下列关于这种现象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燃煤取暖释放的烟尘较多B.村民做早饭释放大量烟尘C.谷地地形易形成逆温现象,烟尘不易扩散D.此时盛行山风,山坡易形成地形雨,多云雾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整个小村弥漫在浓密的烟尘之中,表示空气流通不畅,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出现了逆温现象。第4题,在山谷地形中,白天谷地的气压高于山坡上的气压,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答案:3.C4.D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分别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图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强湿度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6.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A.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B.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C.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D.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解析:第5题,石质地面和普通地面的比热差异,增大了屋前屋后的昼夜温差,使得屋前屋后的热力环流增强,穿堂风得以增强。第6题,只留一个进风口或者减小墙面的长度等均不利于穿堂风的形成;穿堂风的形成主要是屋前屋后的温差形成的热力环流,房屋的朝向不影响穿堂风的形成;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就必须为屋前屋后预留风的通道。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间隙、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便于穿堂风形成。答案:5.C6.D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是其独特的气候风景。据此回答7~8题。7.拉萨每年日照总时数平均多达3005小时,成为“日光城”。其原因有()①地势高,日照时间长②白天晴天多③空气密度较小,大气透明度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8.拉萨的降雨80%集中在夜晚的主要条件是()A.临近河流,夜晚水汽较白昼充足B.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C.地处高原,夜晚气温远比白昼低D.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解析:第7题,拉萨年日照时数高的主要原因有海拔高,昼长时间比同纬度较低海拔地区要长;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降水较少,晴日多,且降水多在夜晚。所以D项正确。第8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谷地与周围坡地(高原面上)昼夜会出现“山谷风”这一热力环流。夜晚,谷地空气上升,空气降温,水汽凝结降水,所以拉萨的降雨80%集中在夜晚,B项正确。答案:7.D8.B9.(2019·三门峡、信阳联考)滨海地区的风随昼夜更替而风向转换,形成海陆风。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用箭头画出白天的大气运动示意图。(2)由图2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________(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该季节________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3)分析海风对滨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解析:(1)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其高空形成高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作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压,其高空形成低压,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即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空风由陆地吹向海洋。(2)由图2可知,一年中海陆
立即下载